打开APP

30分即可搞定

近日,来自日本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检测埃博拉病毒的新技术,该技术可以在短短30分钟内对样本中存在的埃博拉病毒进行检测,其或许可以帮助医生们进行更为快速有效地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检测。

2014-09-03

Diabetes:利用人体生物帮助治疗肥胖

近日,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已经发现:人体生物钟在身体脂肪中起着重要作用。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出治疗肥胖症与超重致命疾病的新途径。 以David Ray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不仅分析了生物钟在小鼠脂肪组织中的作用,同时

2014-09-09

Nat Neurosci:调节生物的新型复位按钮

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调节生物钟的新型“复位按钮”。

2015-02-05

历勇: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与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

由生物谷主办的2014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转化医学论坛在上海光大会展中心国际酒店隆重开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的钟历勇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发表了题为“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与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型”的精彩报告。

2015-03-26

Science:哺乳昼夜节律蛋白结构信息被破解

哺乳动物的昼夜节律,是由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自我调控转录反馈机制掌控的。该机制的关键组分是一个异二聚化转录活化因子,包含两个bHLH-PAS结构域蛋白亚基:CLOCK和BMAL1。 5月31日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Nian Huang等的研究论文,以2.3埃米的分辨率解析了包含小鼠CLOCK:BMAL1 bHLH-PAS结构域的蛋白晶体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信息。

2012-11-18

Cell Reports:食物也能调节生物

食物不仅滋养身体,而且影响到其内部的生物钟。近日,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杂志上的一项报告为如何通过饮食控制调节时钟,帮助患者的各种疾病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表明胰岛素可能参与了生物钟的“重新设定”。 内

2014-07-13

Cell Rep:饮食可影响人类机体的昼夜节律

食物不仅可以为我们机体供应能量,而且其也可以影响我们机体自身内部的生物钟,而生物钟可以调节人类行为及生物学许多方面的昼夜节律;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日本山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如何通过饮食控制来调节我们机体的生物钟,这或许可以帮助治疗人类多种疾病,并且可以揭示胰岛素在重置生物钟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014-07-13

倒班族留意生物紊乱致肠受伤

吃饭时间不固定容易造成慢性胃病已众所周知。然而睡眠不规律也可能在无意中让肠胃“受伤”。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汪荣泉教授在门诊中发现,睡眠不规律,比如时常值夜班、轮班的工作人员更容易出现肠胃不适。“胃肠道也有自己的工作规律,特别是大肠,每天有几个固定时间,蠕动会加快,而如果生物钟紊乱打乱它的工作节奏,肠道就会发出‘抗议’,”汪教授说。

2015-02-15

电脑一族的5分手操

这些动作主要训练腕部力量和手指灵活性,来缓解肌肉持续的僵硬。当然,患“鼠标手”一侧的肩部比另一侧肩部有劳损、酸痛等症状,因此肩部训练也必不可少。动作1用手表做辅助器械,按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手腕25次。功效:缓解手腕肌肉酸痛感觉。动作2手握带有负重的水瓶,首先手掌向上握水瓶,做从自然下垂到向上抬起动作,然后是手掌向下握水瓶,做从下到上的运动,各25次,锻炼腕屈肌。

201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