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控制机体昼夜节律同步的特殊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Lif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觉醒昼夜节律的基因,这种名为Lhx1的基因或许就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新型靶点,供其开发帮助夜班工人及时差综合症患者改善昼夜节律的疗法,同时也为开发治疗一系列睡眠障碍的靶向疗法提供思路。

2014-08-15

德研究发现人体生物的“齿轮”

人体生物钟让我们白天精力充沛、晚上困意十足。德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锌离子可在人体生物钟里扮演关键的“齿轮”角色,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

2014-05-28

:线粒体基因在分子运用中有局限性

通过分子钟估算分歧时间是进化生物学研究中的常用手段。在实际运用中,分子标记的替换饱和常因得不到充分的模型拟合而误导结果。鉴于线粒体基因组的高演化速率,其在分子钟运用中的局限性已为众多研究者所警觉。但由于不同生物类群的演化时间跨度、可用化石标定、线粒体基因组演化速率各异,该分子标记的局限性不能一概而论。

2012-11-18

南山:县医院为什么不受青睐?

看病贵,主要是看重(大)病贵。如果能将诊治战略前移,早期诊治,控制病情,小病就不会演变成重病、大病。 看病难,主要是在大医院看病难。大量的病人涌到大医院看病,造成了看病难。 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处于基层的县医院。根据2010年卫生统计年鉴,县医院有9200多家,占全国医院45.5%,覆盖了全国9亿人口。

2012-02-02

Science:神经退行性疾病基因影响生物

2013年5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西北大学科学家发现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的基因在生物钟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科学家以果蝇为模式生物,发现Ataxin-2基因能够保持果蝇正常24小时节律。该基因缺失导致果蝇睡眠-觉醒节律被打破。

2013-05-19

PNAS:揭示维持生物正常工作新机制

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揭示一种蛋白在哺乳动物生物节律反馈环路中的双重作用,揭示出了一种周期确定和维持生物钟正常工作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徐璎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Louis J. Ptacek院士,第一作者为徐璎教授实验室时广森和邢丽娟。

2013-03-11

PNAS:揭示生物奥秘

来自南京大学医学院,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揭示一种蛋白在哺乳动物生物节律反馈环路中的双重作用,揭示出了一种周期确定和维持生物钟正常工作的新机制。相关成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分别是南京大学医学院模式动物研究所徐璎教授,以及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Louis J. Ptacek院士,第一作者为徐璎教授实验室时广森和邢丽娟。

2013-03-14

南山“被代言”虚假药品广告 号称根治咳喘

全国人大代表、被誉为中国人的良心代言人,钟南山院士“被”代言虚假医药广告。刊登的报纸是《军事大参考》、《环球文荟》和《军事周刊(团结报)》2月3日出版。这都是些什么报纸啊?主要在地级和县级城镇发行,欺骗信息不灵通的基层人民。虚假广告称:他是中科院院士(其实是工程院院士),是他研制出一种院士喘药,由他领衔一百多位中科院院士研制的咳喘专用药xxx。

2013-03-06

Nat Med:免疫系统也有生物

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们完成的最新一项研究揭示了,为什么治疗哮喘和肺炎的药物会变得无效。

2014-07-31

鸿英等研究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分析方法获进展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201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