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褪黑素可提高植物重金属镉抗性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丽芳课题组在研究植物对重金属镉抗性调控机理方面取得进展。该研究发现一种重要生物激素褪黑素,可显着增加植物对重金属镉抗性,施用褪黑素的植物在含重金属土壤上的长势、产量等重要农艺性状得到显着提高。该成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提供了新途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期刊Molecules(doi: 10.3390/molecules2304
重金属等的细胞毒理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研究组,在长链非编码RNA调控镉、砷化物和纳米银的细胞毒性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Cell Discovery、Toxicology Letters和Biomaterials上。重金属镉和砷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它们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并造成健康危害效应。目前,它们的毒理学机制研究集中在氧化应激、DNA损伤等
STE:饮用玻璃杯中或含有潜在毒性水平的重金属铅和镉
2017年11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普利茅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搪瓷水杯和玻璃杯中或许含有潜在毒性水平的铅和镉。图片来源:Lloyd Russell/University of Plymouth文章中,研究人员对72种新的以及二手的玻璃制品进行了197项测试,包括大
科学家研制出高效去除水体重金属的新材料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制备出一种磁性多孔纳米复合材料,可有效去除水体中的重金属,该工作为降低环境中重金属的危害提供新思路,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相关成果发表在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上。六价铬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毒性重金属离子,具有致癌、致畸、难降解和生物累积性等危害,威
甜高粱吸收重金属镉分子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镉污染问题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和人类健康,如何有效治理土壤镉污染愈发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最具前景的生物质能源植物之一,甜高粱具有茎秆含糖量高、生长周期短、生物量大、抗逆性强、适种范围广等优势,利用其修复镉污染土壤,茎秆和籽粒生产燃料乙醇,酒糟用于燃烧发电,镉元素可从灰烬中加以回收。这样镉就从食物链转移到能源链中,兼顾了生态和经济效益。目前人们对甜高粱吸收镉的研究较少,且多局限于生理层面。
接触重金属会导致自闭症?
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自闭症,但研究人员认为,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导致了该疾病的发生。但要想把这些因素分离开则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能够将导致自闭症的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分离的方法,使研究者能够专注于研究体内重金属水平与自闭症风险之间的关系。根据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每68名儿童当中就有1人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最近的一项研
向凤宁——山东大学——Ⅰ 中药材生物技术及其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Ⅱ 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分化的遗传基础 Ⅲ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Ⅰ 中药材生物技术及其次生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Ⅱ 植物细胞脱分化与分化的遗传基础 Ⅲ 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王晓蓉——南京大学——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重金属及稀土元素的形态、生物可利用性和生态效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修复,腐殖质与稀土元素配合作用及其生物可利用性,湖泊水体的富营养化,海洋环境化学
周元祥——合肥工业大学——1.水污染控制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及生物反应器机理研究;水处理设备 的研究开发;微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机理研究; 2.环境地球化学:矿山废弃地重金属迁移规律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1.水污染控制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及生物反应器机理研究;水处理设备 的研究开发;微电解法处理工业废水的机理研究; 2.环境地球化学:矿山废弃地重金属迁移规律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