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Pathog:免疫细胞生成抗菌肽加剧慢性肺部感染
2014年4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慢性肺部感染(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导致的呼吸衰竭是囊性纤维化(CF)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囊性纤维化(CF)是一种遗传性疾病。近日,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表明,
欧盟拟放宽多种作物中咪唑菌酮最大残留限量
据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消息,欧洲食品安全局就修订大蒜等多种作物中咪唑菌酮(Fenamidone)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发布了意见。
Nat Gene:新方法可诱导肠道细胞生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在线刊登了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Generation of functional insulin-producing cells in the gut by Foxo1 ablation,”,研究人员表示,他们找到了一种新方法,无需干细胞移植,可将患者肠道内的细胞诱导生成胰岛素分泌细胞。
我国医生成功将克隆猪肝脏移植猴子体内[组图]
中国医生成功地将一头克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只藏猕猴身上,这只猴子因此被载入史册。中国西安西京医院宣布,这家医院把猪的肝脏成功植入一只猴子体内。医生在5月28日实施了这个移植手术。这只猕猴现在的情况十分稳定。专家认为手术获得成功。
PLoS ONE:生酮饮食及高压氧疗法结合或可有效抵御恶性转移癌的扩散
2013年6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南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无毒饮食和高压氧结合疗法或许可以有效增加恶性转移癌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研究者Dominic D'Agostino博士表示,两种无毒的癌症佐剂疗法,即生酮饮食以及高压氧疗法的结合或许对于模型小鼠生存时间的延长具有明显的效应。
“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启动
近日,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年度项目“蛋白质的生成、修饰与质量控制”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项目首席科学家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英籍学者柯莎(Sarah Perrett)担任,该项目将主要开展细胞对蛋白质合成、折叠、修复、降解及修饰不同环节的质量控制,应激条件下蛋白质质量控制体系调控,蛋白质异常修饰对质量控制体系的影响及其相关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工作。
Nature Communications:阻断血管生成素的肿瘤治疗为何效果不一?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University of Helsinki)的科学家们最近表示他们或找到通过阻断肿瘤血管生成的肿瘤治疗有时候会失败的原因。这个观点发表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杂志,而相关的研究论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Circ Res:阻断整合素β3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
PNAS:解谜真菌如何合成托酚酮
在1942年,从真菌中首次分离出一种称为密挤青霉酸(stipitatic acid)的"不明"芳香化合物,直到1945年才弄清楚其结构,它的结构太绝无仅有了,以致引起了有机化学理解的一场革命。 密挤青霉酸非常罕见,因为它显示出与六元环苯类化合物类似的芳香族特性,却是一个称为托酚酮的七元碳环。为了解托酚酮而发展的新理论模型,现在巩固了我们对有机化学中结构和键的了解。
饶毅做客清华大学 讲述人生成长成才之路
4月24日下午,国际知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做客清华大学“人生立业”讲坛,讲述人生成长成才之路。 饶毅首先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及学术发展历程。他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不必刻意模仿他人,别人的经历只是为自己提供借鉴的经验,真正的决策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饶毅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他们这一代人极其珍惜学习机会,乐于吸收多元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