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创新 成长同行 – GE先进工艺生物园区行
近年来,随着中国处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快速转型,生物医药产业也驶上了提速前进的快车道,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强大引擎。GE公司作为抗体、疫苗、血液制品、重组蛋白等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与生产的技术和市场
Eppendorf生物过程工艺网络研讨会
时间: 2013 年12 月17 日(周二)14:30-15:30 讲师: Eppendorf AG 资深生物过程工程师 Mr. Christian Mörl Eppendorf China 资深产品专家 李杰
携手创新 成长同行—GE先进工艺生物园区行
一次性使用平台工艺与模块化生产设施的完美结合
随着"重磅炸弹"药物时代的来临,生物制药行业的商业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个性化药物、生物仿制药和Biobetter的兴起,以及疫苗全球性需求等多项因素迫使生物制药企业重新思考其未来的生产能力。其中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传统大规模、单一用途、资本密集型的生产策略已无法满足制药行业新兴生产与经济生产的需求。
医师多点执业意见9月底将出 政策配套是难题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明确了2014年医改的任务目标。其中指出,将加快推进医师多点执业。今年9月底,卫计委、人社部等部门将
Langmuir:新工艺加速细胞疗法
一个发现可能有助于加速使用"细胞疗法"(用正常细胞或干细胞注入体内来治疗疾病)。科学家报道称,他们开发了一种将治疗性细胞递送到体内病变区域的新方法,该方法仅仅是利用了简单的磁性。他们的报告出现在ACS的Langmuir期刊上。 Rawi Fakhrullin和他的同事解释说,细胞治疗的目的是用正常细胞或干细胞替代体内受损或病变的细胞。
Bioresource Technol:方真等小桐子壳水解糖发酵工艺获进展
近日,国际杂志Bioresource Technology刊登了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园生物能源组方真研究员等的最新研究成果“Production of 2,3-butanediol from acid hydrolysates of Jatropha hulls with Klebsiella oxytoca。”研究人员在小桐子壳水解糖发酵生产2,3-丁二醇的工艺获新进展。
制药行业中薄膜材料微丸的制备工艺
随着制剂设备、工艺及辅料的发展,近年来,缓释微丸有了很大发展。本文从微丸的制备、辅料等方面介绍其进展情况。 1缓释微丸的释药机制 1.1蜡质、不溶性高分子骨架微丸释药机制这类微丸通常以蜡类、脂肪类及不溶性高分子为骨架,水分不易渗入丸芯,药物的释放主要是外表面的磨蚀-分散-溶出过程,影响释药速度的主要因素有药物溶解度、微丸的孔隙率及孔径等。因为难溶性药物释药太慢,故较适用于水溶性药物。
成都生物所发明粉防己生物碱的制备工艺
粉防己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脑、肾缺血,抗高血压,抗炎,抗肿瘤多药耐药性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已经制成多种制剂。现有粉防己生物碱的提取方法存在环境污染严重、提取率低、溶剂损耗大、成本高、操作步骤烦琐等缺点。 近日,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科技处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粉防己生物碱制备工艺,并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开发出更高效制作吸入性药物工艺
2013年8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Monash University 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制作吸入性药物的新工艺。使用这种新工艺后,制成的药物颗粒更小更均一,治疗肺部疾病更有效。这种被称为无溶剂蒸汽沉降的工艺利用酒精来使药物脱水。来自Monash University的Meng Wai Woo是该技术的发明人,他表示这项技术能保证药物尽可能少地被呼吸道表面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