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老牌皮肤病药物 Stelara治疗克罗恩病3期临床效果显著
2015年10月22日讯/生物谷BIOON/--近日,强生治疗牛皮癣的药物Stelara在一项针对克罗恩病的临床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临床反应,患者的病情得以缓解,这为Stelara增加药物的适应症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这项大规模的3期临
Sci Transl Med:遗传性检测技术聚焦男性不育问题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韦恩州立大学(Wayne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精子遗传性检测,或可帮助决定不孕夫妇是否需要进行体外受精来繁育下一代;精子中缺失关键RNA元件的男性自然繁育下一代的概率往往较低。
Dyax公司遗传性血管水肿新药DX-2930收获FDA突破性药物资格
HAE是一种罕见病,发病率为五万分之一,DX-2930是一种皮下注射型血浆激肽释放酶(pKal)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HAE发作频率。
遗传性耳聋分子诊断
杨涛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会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聋病分子生物学,在遗传性耳聋基因克隆、基因功能研究及基因型-表型关联研究等领域取得了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FDA批准首个遗传性血管水肿生物抑制剂Ruconest
2014年7月17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第一个重组 C1-Esterase抑制剂Ruconest,一款用于治疗急性成人和青少年患者遗传性血管性水肿发作的产品。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系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治疗罕见遗传性血管性水肿的新口服药BCX4161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快速通道药物认定
总部位于北卡州德罕的小型制药公司BioCryst Pharmaceuticals, Inc.于1月26日宣布,公司正在研制中的一种药物BCX4161获得了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药物认定。
遗传性老年痴呆症背后的分子机制
一项来自马萨诸塞州综合医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最新研究首次发现导致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生的遗传突变是如何导致该疾病的破坏性影响的。这项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著名国际期刊neuron上,颠覆了之前关于早老素(presenilin)基因突变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破坏性作用的传统观念,并为针对阻断早老素活性而设计的药物无法有效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一种合理解释。
电脑静电场可引发皮肤病
白领女性需注意,皮肤专家指出,长久对着电脑工作会使皮肤出现过敏症状,产生色斑和痘痘,加速衰老。是电脑辐射导致皮肤问题产生吗?这与电脑显示器周围的静电场有关。下面,我们为你讲述电脑影响皮肤健康的原因,介绍女白领保健防静电方法,爱美的你千万不要错过。常用电脑,除了会遭受电脑辐射的危害,还很容易是自己的皮肤产生过敏症状。原因就在于电脑屏幕形成的静电场以及其溢出的一种易致皮肤过敏的化学物质。
揭秘引发炎性肠病的遗传架构
2012年11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克罗恩氏病(CD,局限性肠炎)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胃肠道的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困扰了科学界很多年,十年以前,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基因和环境可以共同作用引发这些疾病,但是没有人知道其具体是如何引发疾病的发生的。 如今来自CD和UC研究的科学家联合起来,将他们收集整理的相关的疾病遗传信息进行分析,试图解开影响数百万人身体健康的谜底。
:科学家对遗传性脑部疾病有了新见解
2013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Queensland医学研究、Griffith大学和Queensland大学科学家重点研究一种脑部退化疾病,新研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方法来了解疾病的发展进程以及一种潜在的安全测试治疗方法。 UQ中心临床研究教授、QIMR放射生物学和肿瘤学实验室负责人Martin Lavin表示:这意味着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在病人的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