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 Cell Biology:发现神经元线粒体应激的记忆可跨代遗传的现象与机制

   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决定个体的发育、生殖、衰老和行为等。在受到环境压力胁迫时,生物体会产生适应性的应激反应。生物学家关注的科学问题是生物体产生的这些应激反应是否可以直接传递给后代,在后代尚未直接经历上一辈的环境胁迫时,便获得某些性状,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预期的环境变化和压力胁迫。8月2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

2021-08-04

New Phytologist:研究揭示水稻miRNA和花粉发育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New Phytologist近期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段成国课题组和厦门大学教授李庆顺课题组合作完成的题为Intragenic Heterochromatin-mediated Alternative Polyadenylation Modulates MiRNA and Pollen Developme

2021-07-27

Nature Biotechnology;报道一种表观遗传编辑育种新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至2050年粮食产量需要再增加50%才能完全满足需求,如何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是亟待解决的严峻问题。加之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土地干旱半干旱加剧、极端天气等也给粮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与此同时,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严重,对大自然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也在日益加剧,如何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的整体生态文明的同时能提供更多的植物原材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1-07-24

首个Alport综合征(遗传性肾炎)药物!新型口服Nrf2激活剂bardoxolone在日本申请上市!

bardoxolone有潜力成为第一个治疗Alport综合征的药物,2026年的销售额将达到25亿美元。

2021-07-29

Cell子刊揭示糖皮质激素药物相关副作用的遗传位点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GC)可以说是在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药物,它可以用来治疗严重炎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排异、血液系统疾病和很多皮肤疾病,在此次新冠肺炎中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即使如此,糖皮质激素在临床的使用仍然受限,主要原因在于其代谢方面的副作用,如肝脏代谢异常导致高血糖、高血脂、脂肪肝等,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不全、骨代谢异常等不

2021-07-14

Science:肠道微生物组中的大多数细菌是可以遗传

2021年7月13日讯/生物谷BIOON/---大多数研究已表明,我们的肠道微生物组---生活在我们肠道中不断变化的细菌“雨林”---主要受我们的生活方式影响,包括我们吃的东西或我们服用的药物。但是,一项新的研究发现,遗传成分发挥的作用比人们曾经知道的要大得多。在这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和肯尼亚的研究人员在研究了14年来从肯尼亚安博塞利国家公园的一个

2021-07-13

研究揭示高温诱导植物热形态建成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全球气候暖化严重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进而威胁粮食安全。在拟南芥中,组蛋白变体H2A.Z在环境和发育信号响应基因上富集。当环境温度升高时,H2A.Z从温度响应基因的染色质上去除,并往往伴随基因的表达激活,从而促进植物在高温下的形态建成。然而,学界尚不清楚H2A.Z从特异位点上去除并激活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7月6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

2021-07-09

Science:新研究发现151个基因组区域影响人类白质微结构

2021年6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人脑中的白质在组装分布式神经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磁共振弥散成像(diffus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dMRI)使得研究体内白质成为可能,据此发现白质微结构(white matter microstructure)的个体间差异与各种临床结果有关。尽管已知一般人群中的白质差异

2021-06-23

Alzheimer's & Dementia:科学家识别出11个阿尔兹海默病候选遗传突变

2021年7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高风险谱系的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是检测罕见易感突变体的有力方法;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Alzheimer's & Dementia上题为“Analysis of high‐risk pedigrees identifies 12 candidate variants for Alzheimer's

202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