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Immunol:毒性细胞图谱有助于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
许多炎症性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的共同点是氧化应激引起的损伤。当细胞产生被称为”活性氧(ROS)”的有毒物质时,就会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这些物质会破坏神经细胞和体内其他细胞。
李兰娟团队:SARS-CoV-2出现可改变其致病性的突变,体外感染最大显示270倍差异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实时数据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2日早上6时38分,全球新冠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已超256万,死亡病例达176926例。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已经发生变异,至于这种变异将产生怎样的影响,目前尚无定论。4月20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领衔发布在预印本网站medRxiv(未经同行评审)上的
Cell Rep:揭示间歇性禁食改变机体肝脏酶类有效帮助预防多种疾病发生的分子机制
2020年4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悉尼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先进的分析工具揭示了间歇性禁食(intermittent fasting)如何对肝脏发挥作用从而帮助预防机体疾病发生,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新型干预措施来降低疾病风险并找出禁食的最佳时间间隔。图
neuron: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新进展
近日,由贝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ACOX1酶的过度活跃会产生高水平的有毒活性氧(ROS),并导致迟发性神经退行性疾病——Mitchell病的发生。
Cells:膜泡的研究为退行性疾病的创新治疗铺平了道路
2020年2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基因与细胞技术实验室的研究组长Marina Gomzikova于2013年开始研究细胞外微泡(ECMVs),当时她正在攻读博士学位。从那时起,从人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提取的细胞间充质干细胞(ECMVs)被发现具有非常有前途的特性。ECMVs是被细胞质膜包围的微结构;由于它们的生物相容性、微型尺寸、安全性
Sci Trans Med:研究揭示神经胶质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之间的联系
根据最近一项研究,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相关的蛋白质可能会帮助科学家探索神经胶质瘤如何变得如此具有侵略性。
中国科学家发现保护线粒体新化合物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
豆状结构的线粒体是三磷酸腺苷(ATP)的来源,而ATP是生物体内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当线粒体受损时,神经系统疾病就会迅速恶化,导致了不可逆的神经损伤,如中风和帕金森症。鉴于线粒体损伤在几种常见和毁灭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作用,研发保护线粒体的药物至关重要。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相关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
Autophagy:神经退行性症状在痴呆发病过程中的形成机制
2019年12月2日 讯 /生物谷BIOON/ --韩国脑科学研究所的Hyung-Jun Kim博士和Shinrye Lee以及韩国淳春大学的Kiyoung Kim教授组成的韩国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新的分子机制,能够抑制与痴呆和Lou Gehrig病相关的神经元毒性效应。 这些发现发表在《autophagy》杂志上。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痴呆症或Lou G
揭示炎症过程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脑疾病产生
2019年11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波恩大学和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报道炎症驱动神经退行性脑疾病进展,并在神经元内tau蛋白的积累中起主要作用。该发现基于对人脑组织的分析和进一步的实验室研究。特别是对阿尔茨海默病而言,这一结果揭示了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病理之间迄今未知的联系。此外,它还表明炎症过程代表了未来治疗的一个潜在靶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