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生科院揭示长寿不一定延缓动物行为退化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在《神经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不同长寿模型差异性调控老年线虫五羟色胺/多巴胺水平及行为退化》的研究论文。

2014-03-19

浙江大学发现胆碱能神经元可调控睡眠觉醒行为

一群睡眠中的小白鼠“帮助”科学家发现了一个关于睡眠的秘密:位于基底前脑的胆碱能神经元,对睡眠觉醒行为具有特异的调节功能。

2014-03-18

Science:揭示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其行为的内在关联

2012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揭示了动物机体微生物群落和动物行为之间的内在关系。这项研究由佐治亚大学的研究者进行。研究者表示动物的行为在其机体微生物群落的建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旦微生物群落(微生物组)建立,那么微生物组就会在很多方面反过来影响动物的行为,这也就是这篇文章重点关注的。

2012-10-13

合生元等乳粉生产企业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共被处罚6.6873亿元

从今年3月开始,根据举报,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与反垄断局对合生元、美赞臣、多美滋、雅培、富仕兰(美素佳儿)、恒天然、惠氏、贝因美、明治等乳粉生产企业开展了反价格垄断调查。 证据材料显示,涉案企业均对下游经营者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转售价格维持,存在固定转售商品的价格或限定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行为。

2013-08-08

Cell:性激素通过控制基因开关影响性别相关行为

小鼠的具性别特异性的行为受性激素—雌激素、睾丸素及孕酮—控制,包括交配、攻击性以及母性行为。然而大脑中这些调节器的下游到底发生着什么还不为人所知。 近日,发表在Cell的一项新的研究表明,激素控制着各个基因的启动与关闭,每个基因都以一种模块化的方式影响着特定的行为—例如,一个基因影响着一只小鼠是否会照看她的幼崽,而另一个基因则影响着她对性挑逗的接受程度。

2012-02-10

美国行为研究中的潜在偏见

一项研究发现,行为研究比非行为研究更可能报告夸大的发现,这种情况在位于美国的科学家所撰写的科研论文中特别突出。许多偏见可能削弱科学研究,而且,缺乏共识的实验方法、选择性发表结果以及更重视影响力和产量而非质量和可重复性的职业评价体系被认为会让这种偏见加剧。

2013-08-27

PNAS:长期饮酒改变大脑对行为的控制方式

2013年8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解释了强迫性酒精使用和酒精依赖的一个全新的生物学机制。大脑的前额叶皮层参与了决策和控制情绪,而背侧纹状体被认为在动机和习惯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过去的研究表明,酒精依赖者前额叶皮层介导的技能出现了问题如冲动的控制。 这些酒精依赖者常常表现出夸张的背侧纹状体神经反应。

2013-08-25

PLoS ONE:肥胖的人大脑会持续发出进食信号

目前,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人口中,肥胖症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众所周知,能量摄入过多会导致肥胖的发生,但迄今为止我们仍不清楚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出现暴饮暴食的现象,导致自身体重的增加。 我们知道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处理饥饿信号并控制着我们食物的摄入量,因此科学家猜测我们体重的增加以及肥胖的发生或许与大脑有关。最近,刊登在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了大脑在肥胖发生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有力证据。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