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肠道梭菌中新型黄酮还原酶及其生理功能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姜卫红研究组题为Discovery of an ene-reductase for initiating flavone and flavonol catabolism in gut bacteria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了来源于肠道微生物的一

2021-02-19

研究提出精准氧化还原概念及“5R”调控原则

    细胞氧化还原平衡为生物大分子正常发挥功能提供了稳定的微环境,是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基础。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认为氧化损伤导致衰老,人们试图通过抗氧化延缓衰老,然而,效果未尽人意,急需对该理论和应用重新思考,找出问题的原因所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陈畅课题组在Antioxidants & Redox S

2021-01-12

研究开发出基于宏基因组的亚胺还原酶工具箱

   生物催化尤其是酶促不对称还原胺化合成手性胺,为许多高值化合物的高效绿色合成提供了有效途径。然而,新酶发现仍是酶促不对称合成过程中具有挑战和限速的步骤。寻找更快、更简捷的新酶筛选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Nicholas

2021-01-11

酶促分子内不对称还原胺化构建手性1,4-二氮卓结构模块研究获进展

失眠是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在人群中发病率高。苏沃雷生是一类新型的催眠药,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难以入睡或维持睡眠的首个食欲素受体拮抗剂。但苏沃雷生的关键结构单元手性1,4-二氮卓环的高效合成仍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团队,继利用亚胺还原酶催化不对称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

2020-08-07

首次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

2020年7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H3-H4四聚体是一种铜还原酶。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7月3日的Scienc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 histone H3-H4 tetramer is a copper reductase enzyme”。在这篇论文中,他们描述了他们开

2020-07-11

首批接种新冠疫苗志愿者结束集中观察 志愿者靳官萍还原接种过程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3月16日,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研制的重组新冠疫苗,获批在武汉启动开展临床试验。在集中疗养观察14天后,3月31日,首批接种新冠疫苗的部分临床试验志愿者顺利离开疗养机构,返回到了各自的家中。截至4月2日,在武汉进行新冠疫苗一期临床试验的108位受试者均已完成接种,其中18位志愿者结束隔离,

2020-04-04

推进建立具中国特色氧还平衡新诊疗体系 --复旦大学施冬云课题组在研究靶向氧化还原及精准干预应用策略上取得新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施冬云课题组设计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可以调节体内氧化还原水平的微区化靶向脂质体载体药物,成功调控了糖尿病动物体内微环境的氧化还原平衡状态,有效控制了血糖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以《肝靶向Nano-MitoPBN通过改善线粒体氧化还原平衡使得葡萄糖代谢正常化》(Liver-targeted Nano-MitoPBN normalizes glucose metabolis

2019-09-12

羧酸还原酶催化机制的计算解析领域取得进展

羧酸还原酶(Carboxylic acid reductase, CAR)是一类多功能酶,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及部分植物体内,依赖辅因子ATP和NADPH,可高效催化由羧酸到醛的化学反应,不仅反应条件温和、底物谱宽泛、针对性强、可专一识别羧酸基团,还能解决化学合成法产生的环保压力和能源问题,显着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资源与能源消耗。此外,CAR还可与醇脱氢酶、转氨酶和亚胺还原酶等形成级联反应,生成醇类、

2019-02-05

酶促对映选择性还原α, β-不饱和亚胺合成吗啡烷关键中间体取得进展

 吗啡烷是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及药物(如镇咳药物右美沙芬)的骨架结构,可以由关键中间体1-苄基八氢异喹啉衍生物经三步化学反应获得。该中间体的合成方法有经典的拆分法、过渡金属不对称催化氢化法以及环己胺氧化酶与硼胺结合的去消旋化法,但是这些方法普遍存在立体选择性差、生产成本高、原子经济性差或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朱敦明、吴洽庆带领的生物催化与绿色化工

2019-01-03

哈佛大牛有望还原生物所有细胞的发育过程

  每个多细胞生命的诞生之初,都是一个单细胞。这个细胞会一变二,二变四,四变八,最终变成一个天文数字。据估计,新生儿体内约有260亿个细胞,这一数字在成年后还会继续增加。从1到260亿,生命的发育过程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细胞是怎么形成的?哪些细胞在先?哪些细胞在后?人们顺理成章地提出了疑问。但由于生命体实在过于复杂,我们一直没能找到很好的工具去回答这些问题。但这一切有望成为历史。

2018-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