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ergy:牛虻导致人体过敏研究获进展
昆虫叮咬所引起的过敏是过敏反应中的重要类型。在昆虫叮咬过程中,它们直接将毒腺、唾液腺中有毒或能导致过敏的物质成份直接注入人体内,它相对于经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过敏原有时更为严重,可引起过敏性休克。 目前人们对蚊子、蜜蜂、胡蜂导致过敏的研究报告较多,但对牛虻导致人体过敏的物质成份鲜有了解。
PNAS:非转基因原态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获进展
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报道了非转基因,初始原态人类多能干细胞的产生,并详细介绍了两种实验方法路径,这将有助于干细胞多能状态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
FDA审查员:赛诺菲过敏药Nasacort AQ可非处方使用
2013年7月31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FDA网站消息,FDA审查员称,赛诺菲(Sanofi)过敏药物喷鼻剂Nasacort AQ足够安全,可非处方使用。目前Nasacort AQ需要处方使用。FDA顾问委员会将于周三决定是否建议批准Nasacort AQ作为非处方产品,该药用于治疗花粉症或其他呼吸道过敏。
降钙素原PCT 感染诊断新技术
编者按: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数据显示:感染是造成人类死亡最重要的因素,约占全球每年总体死亡率的25.5%(约1,500 万人)。其中呼吸道感染是导致患者死亡最主要的感染性疾病,每年约造成430万人死亡1。由于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依靠血常规、胸部影像或者是微生物学检查无法客观的反映感染的真实情况,可能漏诊疑似病例,不便危重患者随访,无法快速鉴别致病菌。
Biol Conserv:胡军华等发表普氏原羚种群生存力研究成果
在当今全球范围环境变化的形势下,濒危野生动物种群能否持续生存是保护生物学的关键问题之一。普氏原羚是全球最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近100多年来,由于受人为猎杀、栖息地破碎化和丧失等因素的影响,普氏原羚已知残留种群仅分布在环青海湖地区,且种群数量极为有限。
总局提醒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的严重过敏反应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56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示关注左氧氟沙星注射剂引起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问题。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的左旋体,属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的复制。
成年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新药Scenesse上市申请提交EMA
Clinuvel医药公司向欧洲药品局(EMA)提交关于Scenesse的上市申请(MAA)。Scenesse申请用于治疗成年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症(EPP),这是一种皮肤惧光症。 Scenesse是一种可溶移植剂,从皮肤下起作用激活皮肤黑色素。黑色素能够提供光保护属性,使皮肤免受光照和紫外线辐射。 根据EMA审批程序,Scenesse将在包括挪威、冰岛列支敦士登在内的27个欧盟国家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