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非编码RNA编码多肽的系统挖掘和鉴定研究取得进展

  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福全团队和中科院院士陈润生团队,关于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编码多肽的系统挖掘和鉴定的研究论文Deeply Mining a Universe of Peptides Encoded by Long Noncodin

2021-06-24

Trends Endocrinol Metab:代谢性疾病中的长非编码RNA:从实验到临床

长非编码RNA(LncRNAs)因其在生理和疾病环境中的意义而被广泛研究,但其在代谢性疾病中的功能和治疗潜力还远未阐明。本文就lncRNAs的识别、功能、作为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以及在代谢性疾病中的治疗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1016/j.tem.2021.05.009最初将非编码基因组定义为垃圾DNA是不可

2021-06-30

极端生境霉菌的培养方法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放线菌(Actinobacteria)在生物医药领域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70多年以来,已有11,000种抗生素被报道来源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如链霉素、万古霉素、红霉素、阿维菌素等。同时,链霉菌也是活性先导药物和新颖结构化学物种的战略“蓄水池”。然而近些年来,采用普通环境样品和传统分离培养策略,往往是对已知链霉菌物种和已知化合物的重复发现,

2021-06-13

首个(AL)淀粉样变性治疗药物!强生Darzalex Faspro长期数据:持续显著改善血液学完全缓解!

Darzalex(达雷妥尤单抗,兆珂®)已在中国上市,将再定义骨髓瘤治疗!

2021-05-28

霉菌碱基编辑研究获进展

  链霉菌是许多重要天然产物的生产者,其基因组蕴含着大量未被开发的次级代谢生物合成基因簇。传统的基于双链断裂的CRISPR/Cas9技术虽然已应用于链霉菌的基因组编辑,但需提供外源修复模板,且在多位点同时编辑的应用上仍有局限性。近年来,单碱基编辑技术已应用于天蓝色链霉菌等一些模式菌株中,相较于传统CRISPR技术更为方便快捷。碱基编辑的效

2021-06-02

血液检测神经丝光辅助诊断神经退行性疾病

神经退行性疾病可导致神经细胞持续退化或死亡的衰弱,以及思维、注意力和记忆方面的一系列问题。目前,英国约有85万名痴呆症患者,预计到2040年将增加到160万。早期识别神经退行性疾病,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多年来,医学界一直在努力开发可靠和可获得的生物标志物,以识别或排除大脑中负责神经变性的过程是否正在发生。目前用于识别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是腰穿脑脊液(C

2021-06-09

强生Darzalex(兆珂®)皮下制剂获欧盟CHMP推荐批准:治疗淀粉样变性和多发性骨髓瘤!

Darzalex皮下制剂是第一个治疗AL淀粉样变性的药物。

2021-05-25

研究揭示长非编码RNA调控小麦春化作用介导小麦开花的新机制

  冬小麦开花需要长时间环境低温的诱导,该过程称之为“春化作用”。这一过程受到外部环境因子和植物内在发育状态的双重复杂精准的调控。冬小麦不同品种的春化特性与其产量直接相关。在六倍体小麦中,TaVRN1是受低温诱导、可加速开花转换的关键调控因子。然而,目前对于在春化过程中TaVRN1逐步激活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植物研究

2021-06-04

Nature子刊:长非编码rna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

2021年5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华盛顿大学研究者在Nature Reviews Cancer杂志上发表了题为"Long noncoding RNAs in cancer metastasis"综述性文章。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转移中的作用。作者除了介绍了lncRNA在转移中发挥作用的典型例子外,还讨论了lncRNA生物学中存在的争议和正在面临

2021-05-20

混合接种不同款新冠疫苗或致短暂、中度不良反应

英国牛津大学13日发布一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为受试者混合接种英国目前在用的两款主要新冠疫苗,与正常两剂都用同款疫苗相比,出现轻度至中度不良反应的现象更频繁。不过,这些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都很短。据牛津大学介绍,这一研究项目混合使用了牛津大学与阿斯利康制药公司联合研发的新冠疫苗,以及美国辉瑞公司与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合作研发的新冠疫苗。初步结果显示,在两剂接种间

202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