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Neurosci:科学家开发出创新性技术来揭示大脑细胞的“核心身份

2018年9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大脑由1700亿个细胞组成,每一种细胞都会发挥一种特殊的功能,那么问题来了,是什么机制让细胞的功能变得不相同呢?很多生物学家都尝试将细胞进行逐一分离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来回答这个问题,通过对每个细胞进行RNA测序,研究人员就能够确定给定组织中哪些基因会发生表达,但能够将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的技术很难进行精细化地应用于人类大脑中脆弱且细胞的神经元

2018-09-18

中国科学家为15种红豆杉属植物制定“身份证”

  中国科学家为全球15种红豆杉属植物制定了“身份证”,包括分子和地理的双重身份认证,为珍稀濒危物种找到了一种快速准确的鉴定方法。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分子生态学资源》上。论文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刘杰介绍,红豆杉属植物因含有能治疗癌症的紫杉醇,自20世纪90年代起被人为过度砍伐利用,野生资源急剧下降,部分地区的野生群体已经灭绝。我国将该属全部植物列为国

2018-06-01

Cell:新研究阐明大脑干细胞的身份

2018年5月5日/生物谷BIOON/---人神经系统具有复杂的结构,它将来自大脑的电信号发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使我们能够移动和思考。不幸的是,当脑细胞因创伤或疾病遭受损伤时,它们不会自动地再生。这能够导致永久性残疾。但是在大脑内有少量干细胞持续存在到成年期,这就为修复受损的大脑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新细胞来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研究人员阐明了表现出神经干细胞功能的脑细胞的身份

2018-05-05

Nature:肝脏细胞如何转化身份来进行组织损伤修复?

2018年5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对一种名为阿拉吉欧综合症(Alagille syndrome)的罕见肝脏疾病进行研究,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不寻常组织再生背后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该研究或未来有望帮助减少器官移植所需的费用及器官无法获取等问题。图片来源: Cincinnati Children

2018-05-05

Cell Rep:科学家鉴别出赋予棕色脂肪特殊身份的关键分子 有望开发出肥胖和糖尿病新疗法

2018年3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人类机体的大部分脂肪细胞都能够储存能量,然而每个人体内都有一部分棕色脂肪做着相反的工作,即燃烧热量产生热量;如今来自索尔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阐明了特殊分子ERRγ如何赋予健康棕色脂肪燃烧能量的身份,从而使得这些细胞能在机体进入寒冷状态时做好准备让机体暖和起来,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科学家们开发治疗

2018-03-21

Science:Wnt信号维持着少量2型肺泡细胞的干细胞身份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2018年3月13日/生物谷BIOON/---作为肺部的呼吸单元,肺泡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的微小的半球状囊泡。氧气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循环。肺泡内壁上存在着两种类型的上皮细胞:鳞状1型肺泡细胞(AT1细胞)和骰状2型肺泡细胞(AT2细胞),其中AT1介导气体交换,AT2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不过,少量的AT2细胞可作为肺泡干细胞(alveolar stem

2018-03-13

Nat Commun:科学家发现干细胞身份的新型调节子

2017年1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自从被科学家们2006年发现以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就成为了很多疾病治疗的希望,但深入研究多能干细胞身份的复杂调控机制或许对于研究人员而言非常困难,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通过多能干细胞来制造神经元细胞的有效新方法。图片来源:CECA

2017-11-16

Cell:揭示DNA的三维包装调节细胞身份机制

图片来自Cell,doi:10.1016/j.cell.2017.09.018。2017年10月15日/生物谷BIOON/---细胞如何保持它的身份(比如成为肌肉细胞或神经细胞)的基本机制并没有完全得到理解。癌症等多种疾病与细胞在成熟过程中选择错误的发育通路相关联。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和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提出干细胞分化为心肌细胞(以及其他的细胞类型)的能力

2017-10-15

Science:揭示细胞在复制期间如何维持它的身份

图片来自The lab of Ken Zaret, PhD, Perelman School of Medicin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2017年9月16日/生物谷BIOON/---在细胞分裂之前,染色体似乎是乱七八糟的。在细胞分裂期间,亲本细胞染色体和它们的副本通过浓缩和变得比任何其他的时候紧凑上千倍而自我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长期假设基因在细胞分裂期间是“

2017-09-16

暨南大学尹芝南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杂志刊出学术成果

 近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尹芝南教授以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国际权威期刊Nature发表题为“m6A mRNA methylation controls T cell homeostasis by targetingIL-7/STAT5/SOCS pathway”研究论文。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童吉宇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曹广超博士后为共同作者之一。T细胞是人

2017-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