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利用有机电化学晶体管可超快、高灵敏、便携式地检测新冠病毒抗体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香港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有机电化学晶体管的超快速、低成本、无标签和便携式的设备来测试人类患者中的SARS-CoV-2抗体。
新型抗癌mRNA疗法:超80%小鼠肿瘤完全消退 PD-1抗体疗效提升
mRNA疗法最早应用在肿瘤治疗中,通过将编码细胞因子等特定蛋白的mRNA注射到肿瘤内,起到激活免疫应答的作用。但是这一技术还面临着脱靶毒性和瘤内给药困难的问题,此前基于细胞因子的癌症免疫疗法所获得的临床成功并不多。赛诺菲与BioNTech合作研发了一款黑色素瘤mRNA疗法,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非洲累计确诊超800万 世卫官员称变种病毒令“群体免疫希望破灭”
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12日11时02分,全球累计有224231744例确诊病例、4624417例死亡病例。据相关媒体11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主任克鲁格表示,变种病毒的出现已令群体免疫希望“破灭”,对新冠疫苗终结这场疫情的能力表示悲观。他指出,新冠病毒可能会存在多年,卫生官员现在必须“预测该如何逐步调整我们的疫苗接种策略”,尤
盘点罗氏近1个月超60亿美元布局细胞和基因疗法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进步,细胞与基因疗法的研发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在为患者提供多样治疗选择的同时,该类创新疗法也促使医药行业的融资交易持续升温。据不完全统计,近1个月内,罗氏(Roche)公司以超60亿美元布局细胞和基因疗法。细胞疗法方面,罗氏旗下子公司与Adaptimmune Therapeutics达成总价值
科学家们如何利用纳米颗粒来治疗多种人类疾病?
近年来,科学家通过深入研究成功实现了利用纳米颗粒来治疗多种人类疾病,那么近期科学家们在该研究领域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小编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哈佛大学超7万样本研究:麻腮风和百白破疫苗竟能对重症新冠患者提供保护
半个世纪以来,儿童早期接种的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MMR)和每10年接种一次的伤风-白喉-百日咳 (Tdap)疫苗已安全地提供给全球数亿人,并成功降低了全世界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近日,哈佛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这些疫苗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能,它们竟然能引发人体产生交叉反应性记忆T细胞,识别新冠病毒中的抗原,加强对COVID-19 的保护作用。相
中山医学院潘超云副教授等揭示糖皮质激素受体驱动顺铂耐药机制
铂类药物是广泛使用的一线化疗药物,用于包括卵巢癌、肺癌、头颈癌等多种癌症的治疗,素有“癌症的青霉素”之称。其中顺铂被列入世卫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和中国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但耐药问题和副作用一直困扰着铂类药物的临床使用。治疗初期一些敏感的癌细胞通过所谓的获得性耐药(acquired resistance)对顺铂产生抵抗而出现耐药生长,导致严重的肿瘤复发以及患者死
利用纳米颗粒将HIV药物递送到大脑中,有望治疗HIV相关的神经认知障碍
来自美国迈阿密大学和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纳米颗粒药物递送系统可以减少大脑中通常会引起神经系统问题的HIV/AIDS病毒库。这种治疗策略对于改善各种脑部疾病的治疗具有巨大的潜力。
精子捕获率超99%
传统的避孕方式有物理屏障、激素药物等,这些方法各有利弊,尤其是激素药物会有抑郁、恶心、偏头痛等副作用。鉴于几乎所有避孕方式的核心都是阻止精卵的结合,那如果将精子视为干扰正常机体功能的外来入侵者,是不是可以通过捕捉精子抗原来进行避孕方法的开发?其实精子抗体的概念已经不是首次被提出了,此前已有研究发现某些女性的身体会自然产生精子抗体,从而
Cancer Res:特殊蛋白包被的纳米颗粒或有望杀灭恶性结肠癌细胞
2021年8月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脂筏(Lipid rafts)是质膜内紧密包装、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在许多病理生理学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前研究人员认为脂筏结构是癌症信号转导的主要调节器,其中脂筏的区室化会促进跨膜受体的寡聚化,并能保护蛋白免于酶类的降解,同时还能作为支架来增强细胞内的信号级联转导;如今研究人员发现癌细胞能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