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开发出深度学习分辨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广州生物岛实验室研究员李栋课题组,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教授戴琼海课题组,在Nature Methods上以长文(Article)形式发表了题为Eval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deep neural networks for image super-resoluti

2021-01-27

单个生物大分子太赫兹分辨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学院、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攻关,在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超分辨光谱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单个生物大分子的太赫兹探测有望揭示传统单分子技术难以提供的生物大分子的物理化学、结构及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等信息,对深入认识和理解生物大分子的作用与功能具有重要意

2020-12-29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技术前沿与生物学应用

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可以说是近二十年来新兴的一项革命性技术,此前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只能达到200纳米,被称为阿贝衍射极限,而通常病毒和亚细胞结构的尺寸只有几十到200多纳米。超高分辨显微技术的诞生突破了这个极限,使得显微成像分辨率进入振奋人心的纳米级别时代,对于精细结构的研究得到了强力的技术支持。目前商业化比较常见的超高分辨荧光显微技术主要包括受激发射耗损

2020-11-27

香港科大利用双光子显微内镜实现高分辨率深层脑成像

 香港科技大学利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实现高分辨率神经突触成像。双光子显微镜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更高的分辨率和功能成像,从而帮助研究人员展开大脑功能和神经活动的研究。然而,双光子方法受到激发光子和发射光子极度衰减的影响,限制了可以分析的组织深度和对大脑皮层的成像。内窥镜检查可能是探测器官深层区域的更好解决方法。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

2020-11-12

BMJ子刊:新型显微成像技术能够无创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GSK光学分子成像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显微镜,用于观察伤口愈合过程中变化的特征。他们希望使用此技术来了解如何治疗皮肤疾病,例如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溃疡和牛皮癣。

2020-06-19

一种不怕“水”的生物无标记红外光谱显微成像技术

[报告简介]众所周知,荧光显微成像是生命科学研究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类成像方法,这些成像方法通过激发和检测荧光实现,通常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荧光标记,而荧光标记物会在某些条件下影响被标记物的正常功能,此外,生物体中的多种物质无法使用特异性染料或抗体进行标记,因此生物无标记成像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红外光谱能够在无需任何标记的情况下实现对物质原位的结构分析。但是由于目

2020-06-18

分辨光镜-电镜关联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10月14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涛课题组与徐平勇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Methods上发表了题为mEosEM withstands osmium staining and Epon embedding for super-resolution CLEM 的研究论文。他们发展了第一个常规电镜制样后保持荧光的光转化荧光蛋白,首次实现了Epon后固定的同层超薄样品的

2019-10-17

Nat Commun:高分辨成像技术首次揭示活跃大脑的皮层结构

2019年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正如医生们使用超声波检查,CT和MRI扫描身体,天文学家利用太空望远镜,自适应光学器件和不同波长的光线进一步观察宇宙,神经科学家们也在寻求新的方法来观察大脑内部的结构。最近出现的三光子显微镜让他们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脑细胞。现在,基于对该技术的实质性改进,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已经开展了第一项研究:通过每个视觉皮层,特别是下面神秘的“亚平面”结构,观

2019-01-14

Cell:科学家开发新型分辨成像技术揭示细胞器互作新现象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栋课题组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博士Eric Betzig、Jennifer Lippincott-Schwartz合作在《细胞》(Cell)杂志发表研究论文“Visualizing intracellular organelle and cytoskeletal interactions at nanoscale resolution on millisecond t

2018-11-04

Science:高分辨成像技术揭示抗体免疫激活新机制

2018年2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来自荷兰Utrecht大学以及Leiden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者们通过成像的技术解析了关键免疫系统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免疫系统能够通过两种方式激活。这一发现对于设计靶向癌症或感染的疗法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关文章发表在最近一期的《Science》杂志上。当免疫系统检测到入侵的微生物的时候,抗体将会快速启动保护效果。而抗体行使功能的关键又在

2018-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