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京飞课题组在抗中风靶标的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中风(stroke)也叫脑卒中,作为全球范围的高发病率、高致死率的疾病,中风的发病率一直以来均排在前十名。仅亚洲的中风死亡率就占居全球中风死亡率的2/3,在中国,每年都有近2000人死于中风;在西方国家中风死亡率
孔庆鹏课题组研究揭示DNA解旋酶基因ERCC6L为新肿瘤基因
肿瘤是一种病因复杂且异质性极高的疾病,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快速发展的肿瘤大数据(如基因组及转录组数据)积累,为甄别新的肿瘤相关基因、深入理解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提供了绝佳的契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
Cell Res:清华大学谢道昕课题组昆虫媒介病毒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最近,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特殊病毒蛋白的新功能,这种病毒蛋白或能控制宿主机体的气味来吸引更多的节肢动物媒介载体(比如蚊子)。研究者表示,我们发现,黄瓜花叶病毒能够操控植物宿主来释放气味吸引蚜虫,从而通过蚜虫来传播病毒,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Research上。
JACS: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发表微小核糖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进展
近日,国际期刊《J. Am. Chem. Soc》杂志上在线发表了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研究组的一篇研究论文,论文报道了在微小核糖核酸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进展。研究在通过实验方法鉴定micrornA靶基因方面实现了
Redox Biology: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畅课题组提出“氧化还原应激反应能力(RRC)”下降是衰老本质特征
2016年12月28日,《Redox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所陈畅课题组题为“The decay of Redox-stress Response Capacity is a substantive characteristic of aging: Revising the redox theory of aging”的研究论文。
张灏课题组携手诺奖得主发现胃癌新靶点
记者从汕头大学获悉,该校张灏课题组携手诺贝尔奖得主、美国迈阿密大学教授Andrew Schally研究发现生长激素释放激素受体(GHRH-R)可作为治疗胃癌的新靶点。相关研究12月7日 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胃癌是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在Crispr/Cas系统获得新的研究成果
2016年12月15日,Molecular Cell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艳丽课题组关于CRISPR-Cas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文章标题为“C2c1-sgRNA Complex Structure Reveals RNA-Guided DNA Cleavage Mechanism”。CRI
山东大学高成江教授课题组再次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发表重要成果
近日,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高成江教授课题组的研究成果“The ubiquitin E3 ligase TRIM31 promotes aggregation and activation of the signaling adaptor MAVS through Lys63-linked polyubiquitination”(
上海交大课题组研究肿瘤精准识别获全新靶标成果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AJHG, IF=10.794)2017年第一期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张健课题组在变构领域的最新成果Proteome-scale investigation of prote
AJHG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张健课题组肿瘤基因组变构方法精准识别肿瘤全新靶标的成果
国际著名学术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AJHG)在2017年第一期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细胞分化与凋亡重点实验室张健课题组在变构领域的最新成果,报告其发展了通过大规模肿瘤基因组在蛋白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