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论文解读:重大进展!利用纳米金刚石的量子特性进行试纸横向流动测试,可将灵敏度提高10万倍
2020年11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纳米金刚石(nanodiamond)的量子传感能力可用于提高基于试纸的诊断测试的灵敏度,从而有可能允许更早地检测HIV感染等疾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0年11月26日的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pin-enhanced nanodiam
Cell论文详解在SARS-CoV-2感染和细胞因子休克综合征中,TNF-α和IFN-γ引发炎症细胞死亡、组织损伤和死亡机制
2020年11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COVID-19大流行继续导致重大疾病和死亡,而治疗方案仍然有限。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潜在的策略,可以防止COVID-19患者出现危及生命的炎症、肺部损伤和器官衰竭。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11月18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ynergism of
Science论文深度解读!新研究揭示增强子在动物体内是非常保守的
2020年11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莫纳什大学、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和张任谦心脏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称为增强子的基因调控元件的功能在进化树上分布的动物物种中广泛保守。当他们将来自海绵动物的增强子序列插入斑马鱼和小鼠体内时,这两种脊椎动物都能够解释遗传信息,并驱动发育基因的细胞特异性表达,
两篇NEJM论文表明索格列净安全有效地治疗伴有慢性肾脏疾病或近期心力衰竭恶化的糖尿病患者
2020年11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不到十年前,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批准了以全新方式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从那时起,支持使用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SGLT2)抑制剂的证据越来越多,有研究显示,服用SGLT2抑制剂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心血管获益、体重减轻等效果更好。如今,由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的、由莱斯康制药公司(Lexi
两篇Science论文构建出胎儿基因表达和染色质可及性的人类细胞图谱,有助揭示人细胞生长和发育机制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布罗特曼-巴蒂精准医学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构建出两个细胞图谱,用于追踪人类细胞类型和组织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和和染色质可及性(chromatin accessibility,也译为染色质可访问性)。其中的一个细胞图谱绘制了15种胎儿组织中单个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Hsp70伴侣蛋白溶解α-突触核蛋白聚集物机制,有望开发针对帕金森病的新疗法
2020年11月16日讯/生物谷BIOON/---在诸如帕金森病之类的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称为淀粉样纤维(amyloid fibril)的蛋白聚集物在大脑中形成,并被认为会导致神经元细胞死亡。然而,神经元也存在一种可以对抗淀粉样纤维甚至可以溶解已形成的淀粉样纤维的细胞防御机制。这种防御机制是基于伴侣蛋白---热休克蛋白70家族(Hsp70)---辅助蛋白折
两篇Nature论文首次提出癌症环境免疫疗法,应用前景广阔
2020年11月1日讯/生物谷BIOON/---尽管基于免疫的癌症治疗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对这些方法有反应,而且癌症复发也会发生。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在竞相寻找方法来改善免疫疗法在人体中的治疗效果。然而,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康奈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指出这可能过于狭隘地关注这个问题。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
两篇Nature论文揭示促进造血干细胞生长的突变会导致白血病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
2020年10月30日讯/生物谷BIOON/---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造血干细胞(HSC)---产生血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成体干细胞---发生的某些基因突变最终会导致癌症或让人易患心血管疾病。如今,在两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麻省总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和达纳-法伯癌症研究所的两个研究团队各自发现了一组遗传性基因变异,这些变异会增加造血干细胞在人的一生
两篇Science论文成功设计发育信号,有望为再生医学指明方向
2020年10月20日讯/生物谷BIOON/---一个微小的胚胎要想发育成一个成年的有机体,它的细胞必须以精确的模式发育,并以精心安排的方式与周围的细胞相互作用。为了构建复杂的组织和器官,所有这些发育中的细胞都必须不断地回答一个基本的、但令人惊讶的困难问题:我在哪里?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分子与细胞药理学系主任Wendell Lim博士说,“在再生医学领域,
两篇《科学》论文揭示治疗新思路
顶尖学术期刊《科学》在线连发两篇论文,向我们揭示了新冠疾病背后令人意想不到的原因:超过10%的新冠重症源自自身免疫系统的“内鬼”,另外3.5%的重症则是由于一些特殊的基因突变……这两项研究关注的都是1型干扰素。这是一种抗击病毒的先锋,在病毒入侵细胞后,会快速启动,局部起效,让被感染的细胞产生相应的蛋白质,用于攻击病毒。此外,1型干扰素还会召集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