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源自双相障碍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影响神经元活动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种脑细胞,而源自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星形胶质细胞不能为神经元活动提供理想的支持。3月5日,发表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的一篇论文显示,这种疾病可以追溯到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6(IL-6)的促炎分子,这种分子由星形胶质细胞分泌。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该结果强调了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信号在精神疾病中的潜在作用。

2021-03-05

研究开发操控人脑工作记忆的“动态扰动”新范式并建立神经网络动力学模型

工作记忆指对外界信息的短暂存储和操作能力,是脑认知核心功能。记住和拨打一个新号码,和朋友聊天,听一场讲座,都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麦戈文脑研究所罗欢研究员课题组在以往发现基础上,成功开发出一种全新“动态扰动”行为范式,通过在记忆保持阶段呈现有特定时间关系的多个动态亮度序列对人类序列工作记忆进行操控。课题组进一步和重庆大学弭元元研究员合作,建

2021-03-03

Cell Metabolism: 高膳食纤维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改善母代肥胖引起子代认知和社交功能障碍

高膳食纤维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改善母代肥胖引起子代认知和社交功能障碍

2021-03-08

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由附属瑞金医院医生领衔完成

“手术后的瘢痕会跳舞?”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吴逸雯主任医师,联合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万新华教授,共同命名了一种新的运动障碍性疾病综合征——“瘢痕舞蹈综合征”(Scar Dancing Syndrome),这是首个由中国学者命名的运动障碍性疾病。该类患者进行口服药物治疗后,往往没有效果。不过相关研究发现:多靶点的肉毒毒素注射治疗,可以改

2021-03-03

PNAS:噪声影响海马相关的学习记忆功能

  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噪声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先前的研究已经证实,噪声对人类和动物模型听觉系统功能有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噪声对非听觉功能,特别是脑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未有详细研究。华东师大生命科学学院、脑功能基因组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周晓明教授团队近期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的学术成果(Zhang et al

2021-02-10

葛兰素史克中枢神经系统治疗药物利必通获批新适应症,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带来一线用药新选择

2021年3月3日,全球领先的跨国医疗保健公司葛兰素史克(以下简称“GSK”)今日宣布,利必通(通用名:拉莫三嗪分散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新增适应症批准,适用于控制成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情绪发作的复发或复燃。

2021-03-04

研究发现果蝇节律神经元门控记忆消退的机制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个中性刺激与具有奖赏或惩罚作用的非条件刺激进行偶联,就能成为可以单独引发奖赏或惩罚反应的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会发生”的记忆。记忆形成后,若反复发生条件刺激单独出现而不伴随非条件刺激的情况,那么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示作用就会被重新评估,甚至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不会发生”的

2021-02-08

老鼠最早的社会记忆可以在出生3天后形成

  科学家在1月27日出版的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Reports(《细胞报告》)上报告说,对于老鼠来说,最早的社会记忆可以在出生3天后形成,并持续到成年。他们发现,幼鼠在新生时更喜欢自己的母亲,而不是陌生的母鼠,并且在相隔100天之后还能记得妈妈——尽管它们成年后更喜欢陌生母鼠。“我对研究社会记忆的发展非常感兴趣

2021-02-04

Neuron:刺激脑部通路显示人类语言和记忆的起源

科学家已经确定,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大脑的进化发展在交流和记忆方面可能是相似的。尽管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但专家发现,猴子的大脑也存在类似的语言中枢,这可能意味着至少2500万年前的进化过程。

2021-01-27

PNAS:揭示线粒体缺陷诱发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分子机制

2021年2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费城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细胞中线粒体的缺陷或会引发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目前多项研究都揭示了成百上千种突变与自闭症谱系障碍发生有关,但对于这些基因突变是如何诱发该疾病的,科学家们并未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