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发现果蝇节律神经元门控记忆消退的机制

  1. 神经元

来源:清华大学 2021-02-08 12:54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个中性刺激与具有奖赏或惩罚作用的非条件刺激进行偶联,就能成为可以单独引发奖赏或惩罚反应的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会发生”的记忆。记忆形成后,若反复发生条件刺激单独出现而不伴随非条件刺激的情况,那么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示作用就会被重新评估,甚至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不会发生”的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个中性刺激与具有奖赏或惩罚作用的非条件刺激进行偶联,就能成为可以单独引发奖赏或惩罚反应的条件刺激,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会发生”的记忆。记忆形成后,若反复发生条件刺激单独出现而不伴随非条件刺激的情况,那么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示作用就会被重新评估,甚至形成“条件刺激预示着非条件刺激不会发生”的消退型记忆(extinction memory),于是记忆消退(memory extinction)就发生了。消退型记忆会影响条件刺激对非条件刺激的预测强度,对动物依据环境变化采取适应性行为具有重要作用,也被应用于“暴露疗法”来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及毒品成瘾等疾病。消退型记忆具有两个显着特征:第一,需要多次训练以形成;第二,维持时间比原本记忆短,使得原本记忆在被抑制一段时间后发生自发性恢复(spontaneous recovery)。这样的特性使得以记忆消退为基础的暴露疗法成本高昂,还无法保证长期有效。因此,理解“多次训练却只能形成短期维持的记忆消退”背后的机制,对提高暴露疗法的治疗效果有重大意义。

饥饿的果蝇可以通过偶联气味及蔗糖来形成嗅觉奖赏性记忆,并且单次偶联即可形成能够维持24小时以上的长时程记忆。然而要形成针对24小时奖赏性记忆的消退型记忆,却需要多次给予果蝇单独的条件刺激,而且形成的消退型记忆也维持不到24小时,之后奖赏型记忆就会自发恢复。这样的发现使得利用果蝇的奖赏性长时程记忆来研究消退型记忆的形成以及维持的机制成为可能,加之消退型记忆的形成能力被发现有昼夜波动,所以可以利用果蝇相对明晰的节律神经网络以及丰富的遗传工具,通过短暂操控节律神经元的活性来研究其对记忆消退的影响。

果蝇的节律神经元可以依据位置和胞体形态分为包括DN1神经元在内的若干亚群,本项研究发现这其中存在少量表达Cryptochrome的DN1神经元,发挥着门控消退型记忆形成的作用。研究者们发现,多次消退训练形成的消退型记忆依赖于DN1节律神经元的活性升高,因为如果抑制这种升高,那么即使训练多次,也无法观测到记忆消退的现象。与此同时,原本无法稳定形成消退型记忆的单次消退训练,如果伴随上果蝇DN1节律神经元的短暂激活,就能够稳定地形成足以维持3小时以上的消退型记忆,并在24小时以后消失殆尽,与多次消退训练的结果相似(图1)。研究者接下来通过两个实验来进一步证实和探索DN1节律神经元对记忆消退的门控作用:第一,功能钙成像数据显示出果蝇的每个半脑中有1~3个DN1节律神经元在特异性响应多次消退训练;第二,记忆消退所必须的DN1神经元的下游之一,SIFamide神经元,也是记忆消退所必须的。(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