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研究揭示记忆的形成与维持机制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的研究在理解记忆如何形成与维持方面中取得了突破。

2020-09-09

科研人员开发出形状记忆多通道神经修复导管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中心研究员赵晓丽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教授范存义团队合作,研发出基于形状记忆纳米纤维膜构建的快速自成型多通道神经导管,促进神经突触的延伸生长及周围神经长段缺损的修复。相关研究成果以Bioinspired Multichannel Nerve Guidance Conduit Base

2020-09-06

Biomaterials:细胞注射技术可用于治疗视觉缺陷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多伦多大学工程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将健康细胞注入受损眼睛的新方法,该技术可以为有可能为目前无法治愈的视力丧失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2020-08-15

科学家发现眼球运动能预测记忆正确性

 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的一项研究中,来自加拿大Rotman研究所(RRI)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眼动追踪技术,让受试者通过移动眼球来确定自己是否曾经看到过某张图像,并且其眼动模式可以预测记忆错误。RRI的高级科学家、加拿大记忆认知神经科学协会主席Jennifer Ryan博士说:“我们的发现表明,眼动在记忆提取中起到功能

2020-08-18

eLife:睡眠能否保障老年人记忆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睡眠可以帮助人们终生学习。

2020-08-06

Cell:新型探针能够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破坏过程  有望揭示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0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通用的探针,其或能帮助准确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程序性破坏,研究者表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在患有类似帕金森疾病的小鼠模型中,产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或许无法被摧毁。图片来源:K.R. P

2020-08-17

研究人员通过元分析揭示阅读障碍的听觉加工缺陷

发展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这种困难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智力水平、视敏度问题以及不当的学校教育。拼音文字研究表明,听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引起DD的底层机制之一。快速听觉加工缺陷理论指出,DD加工快速变化或短暂的听觉刺激存在缺陷。时间采样理论也指出,DD的听皮层低频锁相机制存在异常。失匹配负波(MMN)能有效体现个体感知听觉信息改变的能力

2020-08-06

澳大利亚新疗法或可修复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记忆损伤

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科研人员日前宣布,他们发现一种基因疗法可修复小鼠因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记忆损伤。研究人员希望这一疗法未来可以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一种病理变化是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基因疗法可以激活脑内自然存在的一种名为p38伽马的酶。这种酶被激活后可以调节脑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从而抑制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发展。

2020-08-04

Nat Med:利用靶向缺陷性CLN3基因的反义寡核苷酸有望治疗贝敦病

2020年8月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来治疗一种罕见但致命的儿童神经退行性遗传疾病:贝敦病(Batten disease)。这项研究解决了发现贝敦病治疗方法的迫切需求。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7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her

2020-08-05

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成瘾记忆的丘脑环路机制

7月1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朱英杰团队与美国斯坦福大学陈晓科团队在国际期刊Neuron上联合在线发表研究论文,证实了丘脑室旁核(PVT)是阿片类药物成瘾相关记忆网络的关键节点,并揭示了PVT→NAc→LH神经环路是治疗阿片成瘾的潜在靶标。朱英杰和陈晓科是本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阿片类物质包括鸦片、海洛因等毒品以及吗啡、芬太尼等临床强效镇痛药物,是目前

20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