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人员通过元分析揭示阅读障碍的听觉加工缺陷

  1. 听觉加工缺陷

来源:心理所 2020-08-06 07:47

发展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这种困难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智力水平、视敏度问题以及不当的学校教育。拼音文字研究表明,听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引起DD的底层机制之一。快速听觉加工缺陷理论指出,DD加工快速变化或短暂的听觉刺激存在缺陷。时间采样理论也指出,DD的听皮层低频锁相机制存在异常。失匹配负波(MMN)能有效体现个体感知听觉信息改变的能力




发展性阅读障碍(DD)是一种在获得阅读技能方面的特殊困难,这种困难不能单纯地归因于智力水平、视敏度问题以及不当的学校教育。
拼音文字研究表明,听觉加工缺陷可能是引起DD的底层机制之一。快速听觉加工缺陷理论指出,DD加工快速变化或短暂的听觉刺激存在缺陷。时间采样理论也指出,DD的听皮层低频锁相机制存在异常。失匹配负波(MMN)能有效体现个体感知听觉信息改变的能力。很多研究都采用这一指标考察DD的听觉加工缺陷。采用该指标,大部分研究发现DD存在听觉异常,但也有研究没有发现。经过分析,研究间的不一致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DD的听觉加工缺陷是言语特异性的还是一般性的;其次,DD的听觉加工缺陷随年龄增长是否能得到补偿而逐渐消失,还是缺陷一直保持、持续至成年?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毕鸿燕研究组完成了一项元分析,旨在定量分析已有文献,回答上述争议问题,明确DD的听觉加工特性。研究共纳入了25篇考察DD听觉加工缺陷的文献,并依据年龄和言语特性将其划分成了四类,分别是儿童-言语听觉加工、成人-言语听觉加工、儿童-非言语听觉加工和成人-非言语听觉加工。
结果发现,DD成人和儿童加工言语听觉刺激时诱发的MMN波幅都小于正常阅读者;而在非言语听觉刺激条件下,只有DD成人表现出缺陷,儿童则没有。为深入探查其中原因,作者根据刺激的复杂程度对非言语刺激进行了区分,发现DD成人只在加工音调模式(tone patterns)刺激时表现出缺陷,而考察DD儿童听觉加工能力的研究均没有采用这类刺激。
研究首次采用元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该领域的争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DD的言语听觉加工缺陷不会随年龄增长而消失;DD成人表现出一般性的听觉加工缺陷。
这一结果为未来研究提供了启示,在DD的诊断中应考虑将听觉加工评估纳入进来;对于DD儿童的非言语听觉能力探查应增加刺激的复杂度,采用与言语听觉刺激相似的非言语听觉刺激,比如音调模式刺激;青春期被认为是听觉加工发展的关键阶段,应加强这一年龄段的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论文已在线发表于Neuroscience and Biobehavioral Reviews(116, 396–405)。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生物谷Bioon.com)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