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通过纵向追踪研究揭示内隐社会认知发展特点

    内隐社会认知是三十年来社会心理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近年来,内隐社会认知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研究发现,内隐社会认知在个体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但是,内隐社会认知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可变尚未有一致的看法。慢学习过程理论(slow learning process)认为,内隐社会认知是个体成长过程

2022-01-28

Nature子刊: RIOK2是人类血细胞发育的主要调节因子

贫血是衰老、慢性肾脏疾病、炎症性疾病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主要共病。然而,在血细胞发育中调控造血分化的转录网络仍未完全确定。

2022-01-22

研究发现肢体发育相关基因在指纹花纹形成中发挥关键作用

  指纹是存在于指皮肤上的凹凸纹路,因其恒定性及高遗传性,已成为目前研究最广泛的肤纹类型。指纹花纹如何形成?何种基因在其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人类对指纹花纹这类表型形成的生物学机制仍知之甚少。为解开这些谜团,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研究员汪思佳团队、爱丁堡大学教授Denis Headon团队和复旦大学金力院士团队联合国内外十余家科研机构

2022-01-11

Nat Commun:科学家揭示人类大脑细胞发育和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之间的神秘关联

来自卡迪夫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大脑细胞发育的破坏与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精神性疾病发生风险之间的新关联。

2022-01-20

Cell:我国科学家领衔发现人类指纹花纹竟与肢体发育基因相关联

在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分析中,来自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和苏格兰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指纹的形状---无论它们是圆形、波浪状还是弯曲状---都受到负责肢体发育的基因的影响。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基因和表型特征之间的关联性。

2022-01-09

Cell Stem Cell:我国科学家解析人类下丘脑发育的时空动态特征

  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以及北京安贞医院的张军教授合作,系统揭示了人类下丘脑单细胞转录组的时空动态变化和谱系发育特征。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Stem Cell》上,题为:Deciphering the spatial-temporal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

2022-01-10

研究揭示叶绿体基因组树优化我国森林大样地群落构建认知

认知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维持机制即群落构建是生态学研究中的核心问题。系统发育群落生态学将系统发育分析方法整合到群落生态学的分析中,为探究群落生物多样性的演化与维持机制提供了新视角。建立准确可靠的群落系统树是进行群落系统发育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分辨率较低的群落系统树可能导致对系统发育多样性指数的估计产生偏差,进而影响对特定群落生态过程的推断。目前群落系统树的构建主

2022-01-06

Science:我国科学家解码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晓群研究员与北京师范大学吴倩教授联合伦敦国王学院Oscar Marin教授系统揭示了人脑中间神经元多样性的发育机制。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题为:Mouse and human share conserved transcriptional programs for interneur

2022-01-04

工作中接触低浓度甲醛可能会导致认知障碍疾病

  近日,来自法国的蒙彼利埃大学的神经病学专家在国际知名期刊Neurology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Formaldehyd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在工作期间长期接触甲醛中可能与日后的认知障碍有关。研究人员Le

2022-01-05

Microbiome:海产品中的特殊分子TMAO或能有效保护并改善机体大脑的认知功能

来自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三甲胺N-氧化物(TMAO, trimethylamine N-oxide)在机体中的关键作用,其存在于人类的日常饮食中,且能在机体消化鱼类的过程中产生。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