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发育所大豆重要性状遗传网络解析取得新进展
不同复杂性状间的耦合是分子设计育种的关键科学问题。作物的产量、品质等大都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由于受到一因多效和遗传连锁累赘的影响,使某些性状在不同材料和育种后代中协同变化,呈现耦合性相关。解析复杂性状间耦合的遗传调控网络,明确关键调控单元,对分子设计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大豆原产中国,是人类和动物油脂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高效分子设计育种新体系的研究对于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的培育具有重要意
2017国自然发榜啦~最全面的解析在这里!
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今日放榜,每年的国自然基金对于科研人员来说,既是内心的一大牵挂,又是重要的风向标。 那么2017年的国自然基金悄悄向我们透露了哪些信息呢?谷君第一时间整理分析了今年的国自然数据,为大家揭开数据背后的隐藏信息。 想要查看2017年国自然详细数据?下载梅斯医学APP轻松获取! 一、总金额、总项目数、项目平均经费均增加2017年国自然总金额、总项目数
遗传发育所等在小麦穗型调控分子模块解析中取得新进展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提高小麦产量是小麦研究与育种中长期以来的热点与难点问题。小麦穗分枝等穗型性状是单株产量的重要决定因素,也是小麦选育的关键农艺性状之一。然而,小麦是异源六倍体,基因组庞大复杂,约是水稻的34倍、大豆的16倍、玉米的7倍、大麦的3倍,并且转化困难,极大增加了小麦研究的难度。相比于水稻、玉米、大麦的研究,关于小麦穗型调控在
上海生科院解析叶片叶肉导度的物理及分子机制
叶肉导度用于表征二氧化碳从气孔下腔进入到叶绿体直至被Rubisco固定这一路径的阻力,是限制叶片叶绿体中二氧化碳浓度,进而影响叶片光合速率的重要生理参数。叶肉导度是继气孔导度、光合作用生化限制之后的第三大限制光合效率的重要因素。由于提高叶肉导度可以同时提高叶片水分及光能利用效率,因此其成为光合作用改良的重要靶标。理论上讲,叶肉导度作为一个物理参数,不应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然而,实际测量中
昆明动物所等解析蝎子捕食和防御分子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赖仞团队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开展合作研究,揭示了毒液弱酸性环境拥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和蝎子捕食和防御分子策略,为临床上对蝎子蜇伤的认识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并为镇痛药物的研发提供了靶点。该研究成果以A bimodal activation mechanism underlies scorpion toxin–induced pain为题,在线发表在Science
Science:解析出日光杆菌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结构
2017年8月6日/生物谷BIOON/---每天,充足的太阳光照射地球。如果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捕获所有的这些能量,那么就能够很多倍地提供地球所需的能量。鉴于如今的太阳能电池板仅具有有限的太阳能捕获效率(当前,80%以上的太阳能以热量的形式丧失),科学家们一直从自然中寻求灵感以便更好地理解光合植物和光合细菌捕获太阳光的方式。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研究机
科学家成功解析诱发人类肺腺癌的分子机理
2017年8月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乎一半的人类肺腺癌致癌事件的发病机制研究者并不是很清楚,这常常会引发选择性靶向疗法的开发变得复杂化,然而这些肿瘤在没有明显致癌功能的前提下似乎都含有一些突变,包括BRAF的失活性突变;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立癌症研究中心(Spanish National Cancer Research Centre,CN
The Plant Cell :解析茉莉酸调控植物免疫的转录重编程机理
茉莉酸是来源于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免疫激素,其生物合成途径和化学结构与高等动物中的免疫激素前列腺素有极高的类似性。在受到机械伤害、咀嚼式昆虫和死体营养型病原菌的侵害时,植物激活茉莉酸信号通路,启动并级联放大茉莉酸介导的转录重编程,从而产生有效的防御反应。但目前对茉莉酸激活植物免疫转录重编程的机理所知甚少。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传友研究组长期以番茄为模式植物,研究茉
Nature:首次解析出AMPA亚型谷氨酸受体发挥作用时的三维结构
图片来自Sobolevsky lab/Columbia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2017年7月26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捕获到AMPA亚型谷氨酸受体(AMPA-subtype glutamate receptor, 以下简称AMPA受体)在发挥作用时的三维结构图。这种调节着大脑中的大多数电信号的受体参与几种重要的
Nature:首次解析出机械敏感性受体NOMPC的三维结构
2017年7月17日/生物谷BIOON/---就感觉而言,没有什么比我们的触觉那样直接而又具体。因此,可能令人吃惊的是,在分子水平上,我们的触觉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我们的每种感觉依赖于将光线、声音和移动等信号转化为传送到大脑中的电脉冲的“受体”分子。科学家们对眼睛中的受体如何将光线转化为视力获得相当完整的认识,而且他们已绘制出鼻子和口腔中很多将化学信号转化为嗅觉和味觉的蛋白的结构图。但是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