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Neurosci:揭示神经细胞定位声音信号来源的分子机制
来自慕尼黑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神经细胞适应声信号的分子机制,研究者发现神经元可以依赖输入信号在细胞附近或者远处产生动作电位,这种产生动作电位的灵活性可改善其对声音来源进行定位的能力,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
Biofabrication:用3D打印让视网膜细胞精准“站队”
英国研究人员12月18日报告说,他们利用3D打印技术首次让大鼠的两种视网膜细胞,按照其在视网膜组织中的原本方位精准排列队形,以期未来用这项技术修复受损视网膜组织,进而治疗失明。
J Clin Invest: 痉挛基因的发现提供了导致神经细胞变性的线索
在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由剑桥大学Evan Reid博士和迈阿密大学Stephan Zuchner博士所领导,报道了基因reticulon2突变导致一种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SP),该基因位于染色体19上。HSP以腿进展性强直和挛缩为特点,由轴突的选择性和特异性变性所造成。
Cell Stem Cell: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存在神经干细胞
研究人员在眼睛后部的单层细胞---已知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它的下面含有光敏感性视网膜的光受体---里鉴定出中枢神经系统的成体干细胞。2012年1月6日,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期刊上。 这项新研究表明视网膜色素上皮组织也拥有自我更新的干细胞,当处于合适条件下能被唤醒产生活跃增长的细胞培养物。
Neurosci:科学家发现保护神经细胞的关键蛋白质
近日,神经科学家发现负责保护神经细胞的关键蛋白质,这一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开发出中风和癫痫的新疗法。 已发现的这一关键蛋白质激活后能保护在心脏衰竭或癫痫发作期间神经细胞免受损害,该蛋白能调节大脑中的神经细胞之间的信息传输。该研究由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神经科学家完成,并刊登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JBC:发现促进人类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分化的miRNAs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与视觉功能的维持息息相关,而RPE的去分化会导致几种增生性眼部疾病。 为了鉴定与RPE分化有关的microRNAs (miRNAs),近日托马斯杰弗逊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已分化的初级人类胚胎RPE(hfRPE)细胞与去分化的hfRPE细胞的miRNA表达图谱。
Cell Neuron:发现神经细胞的强力“刹车”
癫痫症是一种会让人丧失行动能力的神经疾病,在美国癫痫影响着两百多万人。日前,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Mark S. Shapiro博士为治疗这一疾病带来了新的希望,这项研究于十二月二十日发表在Cell旗下的Neuron杂志上。 “有很大一部分癫痫患者不能服用癫痫药物,或者现有药物对其不起作用,” 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生理学教授Dr. Shapiro说。“结果,许多人只有选择通过手术移除海马体。
Nature:视网膜中的神经元(封面)
本期封面所示为在一块小鼠视网膜中重建的950个神经元中的7个以及它们的相互接触点(青色球,代表579,724个接触点中的112个),同时还有它们的接触矩阵(见168页)。本期Nature上的三篇论文用视网膜作为一个模型来从单个突触接触点的层面到远程树状相互作用的层面比对神经回路。Helmstaedter等人利用电子显微镜来比对由近1000个神经元组成的一个哺乳动物视网膜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