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链(AL)淀粉样变性首个疗法!强生Darzalex Faspro申请新适应症:血液学缓解率高达92%
Darzalex(达雷妥尤单抗,兆珂®)已在中国上市,将再定义骨髓瘤治疗!
HGT:利用基因疗法靶向作用内层视网膜或有望治疗失明症
2020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Human Gene Therapy 上题为“Gene Therapy Targeting the Inner Retina Rescues the Retinal Phenotype in a Mouse Model of CLN3 Batten Disease”的研究报告中,来自
我国科学家解析水稻小穗“变性”机制 为水稻增产提供新路径
我国科学家近日对水稻小穗的确定性调控分子机制进行解析,为水稻小穗“变性”提高每穗粒数、从而实现水稻增产提供了可能。该研究由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联合完成,相关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植物学国际期刊《植物生理学》上。“水稻产量的构成有‘三要素’——亩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其中每穗粒数的多少与水稻小穗内小花的数目直接相关。
Nature:一种新型的血液再分配机制或对于成人视网膜正常发挥功能至关重要
2020年8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蒙特利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在体内研究发现了一种血液再分配的新型机制,其对于成人视网膜发挥正常功能或许至关重要。图片来源:Alarcon-Martinez, Villafranca-Baughman et al.,CRCHUM/Nature研究者A
Cell:新型探针能够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破坏过程 有望揭示多种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
2020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通用的探针,其或能帮助准确检测细胞中缺陷线粒体的程序性破坏,研究者表示,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工厂,在患有类似帕金森疾病的小鼠模型中,产多巴胺的神经元细胞中受损的线粒体或许无法被摧毁。图片来源:K.R. P
Science:揭秘转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网膜下腔环境中不断进展?
2020年7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转移性癌症如何在不利的蛛网膜下腔(subarachnoid space)环境中生存,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如何利用RNA测序研究对柔脑膜转移(LS,leptomeningeal metastases
熬夜刷手机,真的会影响视网膜细胞发育,甚至导致失明!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各种娱乐和游戏 APP 的火爆,许多年轻人甚至许多学生,每天都将大量的时间耗费在手机上,甚至不惜熬夜。俗话说,熬夜刷手机爽,一直熬夜一直爽。但是,熬夜对人体的伤害是显而易见的,之前不少媒体都报道过有年轻人熬夜猝死的。而对于那些还未成年的学生来说,身体尚处于发育阶段,熬夜的危害就更大了。来自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科尔眼科研究所的 S
Brain Pathol:科学家识别出一种用于诊断特殊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SAFB1
2020年7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Brain Path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在多种人类神经变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存在的新型病理学机制,包括亨廷顿氏症等。图片来源:neuroscientificallychallenged.com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在脊髓小脑共济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