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技术,检验人的另一双“眼睛”!
质谱技术是分离和检测带电粒子质荷比的分析技术。因设备、人员和标准化问题,一直以来只应用于有实力的科研机构。随着科学发展,质谱技术已成为化学分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医学检验中,国内许多三甲医院与独立实验室纷纷布局临床质谱技术,看中的就是其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在不久前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上,“质谱技术与临床”论坛会议异常火爆,来自国内外的检验
中国质谱行业领头人周振:做中国人自己的质谱仪
20多年前,周振就决定把自己的名字和“质谱仪”紧紧地联系起来,“这就是我的梦想”。20世纪90年代,在德国深造的周振研制出垂直引入式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器,分辨率达到20000,为世界最高水平。2000年他成功将高分辨技术引入国内,使中国成为目前世界上少数具有高分辨飞行时间质谱仪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这18年来,周振认真做到了一件事:把这一技术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内逐年扩大的质谱仪市场一直为
为科研+检验+医疗提供新思路,「清谱科技」要让质谱仪放下大身段
对于常泡实验室的科研人员而言,质谱是个相当亲切的名词:作为一项高通量、多组分、样品适用范围广、兼具高灵敏度及高特异性、可提供丰富化学结构信息的分析手段,定量或定性实验中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在实验室外,质谱也已被广泛应用于公安违禁品检验、食品安全验证、药物研发、环境监测、临床医疗等多个领域。然而在大多数人看来,质谱始终是个相当陌生的概念。阻碍其走进大众认知及更多应用场景的门槛,在于质谱仪的
孕期适度至重度饮酒或会改变胎儿机体中的基因表达
2019年8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lcoh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孕期适量至大量饮酒或会改变胎儿机体DNA的表达。图片来源:Syani Mukherjee/Rutgers University-New Brunswick研究者Dipak K.
第三款“广谱”抗癌药!罗氏Rozlytrek获美国FDA批准,治疗NTRK融合实体瘤和ROS1阳性肺癌!
2019年08月19日讯 /生物谷BIOON/ --瑞士制药巨头罗氏旗下基因泰克近日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加速批准靶向抗癌药Rozlytrek(entrectinib),用于目前无有效治疗方法的12岁及以上神经营养性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融合阳性晚期实体瘤儿科及成人患者的治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Rozlytrek是FDA批准的第三款基于不同类型肿瘤的共同生物标志物而不是肿瘤
另辟蹊径,品生医学将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
从2002年第一次接触质谱技术算起,成晓亮博士已经在这个行业浮沉了17年。从一个矢志走向这项技术最前沿的热血青年,到如今成熟的临床质谱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他见证也参与中国临床质谱从无到有的历史,并决定继续做质谱临床应用蓝海的弄潮儿。记者在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检验专业委员会年会上见到成晓亮博士。红色立领T恤搭配浅色牛仔裤的他,一直活力满满地穿梭于与会的人群之中。以应用切入市场,提供试剂产品
Nat Commu:从基因表达和代谢组学层次揭示疫苗引发免疫反应差异的原因
2019年8月17日讯 /生物谷BIOON /——沃尔特·里德陆军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单细胞RNA测序和代谢谱技术,对疫苗诱导的T细胞免疫机制有了新的认识。尽管有许多疫苗可以诱导和扩增T细胞(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的关键部分),但在决定T细胞反应的大小、多样性和持久性方面,科学家们对其中的细节还不清楚。
利用抗独特型抗体激活表达广泛中和抗体的前体B细胞
2019年8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诱导保护性的广泛中和抗体(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y, bNAb)产生是成功接种疫苗的关键策略。然而,对于许多重要的全球性疾病,如艾滋病和流感,人们尚未实现高效的疫苗接种。一种开发新疫苗的策略专注于鉴定出病原体上的特定脆弱靶标,疫苗诱导出的保护性抗体应当能够靶向这些脆弱的靶标。对于HIV感染而言,这种方法专注于鉴定bN
Nat Biotechnol突破:新型二价siRNA持续有效调控中枢神经系统基因表达
2019年8月15日讯 /生物谷BIOON /——使用小干扰RNA(siRNA)持续沉默整个大脑的基因表达目前还无法实现。为此,来自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的Anastasia Khvorova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了一个新的siRNA结构--双siRNA (di-siRNA),可以在单次脑脊液注射后,实现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CNS)中有效持续的基因沉默。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
临床质谱技术在中国:巨大的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质谱是一种测量离子质荷比(质量-电荷比)的分析方法,最早由英国著名物理学家J. J. Thompson于1906年发明。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杆特殊的天平,称量的是离子的质量。在这10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质谱技术不断进步发展,具有快速、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等优点。从80 年代开始,质谱发展成工业产品,最早应用于化学分析,生命科学科研和制药业。目前国内质谱技术的发展现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