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man Genetics:基于机器学习建立人类遗传重组图谱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李海鹏研究组等在Human Genetic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Fine human genetic map based on UK10K data set的研究论文。遗传重组是生命进化的基础,在有性生物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来自父方和母方的染色体相互交换遗传物质,从而增加了相邻基因间不同等位基因的组合,丰富了
New Phytologist:揭示了油桃形成的遗传机制
武汉植物园果树分子育种学科组在植物学著名期刊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了题为Two R2R3-MYB Genes Cooperatively Control Trichome Development and Cuticular Wax Biosynthesis in Prunus persica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了油
JCI:科学家解开人类遗传性皮肤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
2022年1月20日 讯 /生物谷BIOON/ --桥粒芯蛋白1(Dsg1,Desmoglein 1)是一种仅会在陆生脊椎动物机体分层组织中存在的钙粘蛋白,其充当着基本的物理和免疫屏障;人类机体中Dsg1的功能缺失突变会导致皮肤病变、多种过敏症,而且孤立的病人机体的角质细胞还会表现出促过敏性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增加,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Dsg1的遗传性缺
科学家发现新型遗传机制或能解答不育未解之谜
据WHO调查,全球约15%育龄夫妇存在不育问题,而男性因素占了其中一半,目前高达7%的男性群体面临不育的困扰。不育男性大多是因为受到少精子症或无精子症的影响,而目前影响男性不育的几大因素有:环境因素、身体因素和基因因素。然而,对于大多数男性不育患者来说,致病原因仍不得而知。一项由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生物科学研究所院长Joris Veltm
Science:揭示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中的Aβ42纤维结构存在差异
在一项新的研究在中,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和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在研究遗传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和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病理变化方面取得新的进展。这一发现可能会带来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方法。
Nature Plants:研究破解小麦遗传转化中基因型依赖性难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鉴定了一个与小麦植株再生相关的基因 TaWOX5 ,利用 TaWOX5 基因克服了小麦遗传转化中的基因型依赖性难题。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据叶兴国研究员介绍,遗传转化效率低和基因型依赖性是制约小麦转基因研究与基因编辑研究及应用
Genomics:分析探索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基础
近日,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牛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基于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整合选择信号、单性状关联分析以及多性状关联分析,发现了与胴体性状相关的选择信号及候选基因,揭示了肉牛胴体性状的遗传机制,为肉牛胴体性状的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成果发表在《Genomics(基因组学)》。胴体性状作为肉牛重要经济性状之一,直接决定了牛肉的产量和质量,是肉牛育种中的关键目标。解析
Science:组织干细胞维持不同的表观遗传记忆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谱系追踪,监测毛囊干细胞在伤口修复和干细胞可塑性过程中的时间进展。在离开它们的壁龛和再生缺失的组织后,它们可以长期保持在新的表皮中,并在此后维持皮肤屏障。通过探索转录组和表观基因组的动态变化,并研究这些移动的毛囊干细胞在新的壁龛中的行为。
Science Advances:揭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表观遗传的进化调控规律
在生命起始的时候,高度特化的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全能性的受精卵。在这一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发生了广泛而剧烈的重编程。同时,一些表观遗传信息如基因印记会被选择性的保留下来。由于哺乳动物配子和早期胚胎材料的稀缺,关于表观遗传信息在配子向胚胎转变(parental-to-embryonic transition)过程中是如何遗传和重编程的研究长期进展缓慢
古DNA研究揭示东亚家猪母系遗传历史
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和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表共同主导完成的古代东亚家猪线粒体全基因组研究成果。研究获取了42例来自于黄河流域的中国古代猪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发现有部分类型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直到现在连续存在于中国家猪群体中;全新世以来,家猪群体具有2次快速的种群扩增现象。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东亚地区的家猪母系遗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