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硫鎓修饰糖肽抗生素研发中取得进展
目前全世界每年有70万人死于耐药细菌的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VRSA)和肠球菌(VRE)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亟需新型抗生素的12种重要耐药菌之中。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黄蔚、蓝乐夫和宫丽崑研究团队针对耐药菌感染的重大临床需求,积极研发新型糖肽抗生素,在前期研究中采用糖脂修饰策略和焦磷酸靶向策略发展了更为安全有效的抗耐药菌候选新药SM-V-61(J. Med. Ch
更“经济”的蛋白修饰机制
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哪个“人”也不会干。可是,人的细胞里却在天天上演出大力办小事的戏码,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现象让生物学家百思不得其解。3月26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基础免疫创新团队贾洪林课题组同日本东京大学教授Noboru Mizushima,以及京都大学、长崎大学等的研究者合作的成果,首次证明蛋白修饰过程也有更省力、更经济的机制。泛素蛋白和
Cancer Cell:阻断表观遗传“瑞士军刀”有助于治疗肠癌
2019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Cancer Cell》今天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阻断一种名为UHRF1的蛋白质的特定区域可以打开数百种抗癌基因,从而削弱结肠直肠癌细胞在整个身体内生长和扩散的能力。“结肠直肠癌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对于尚未达到建议年龄进行定期筛查的年轻人”作者说道: “UHRF1近年来已成为推动结直肠癌进展的生物过程的关键调节因子。这种蛋白质
JCI Insight:关键基因的表观遗传化缺失或会改变癌细胞的获能方式
2019年3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很多年以来科学家们都知道,癌细胞会改变代谢模式,而且这在多种生化代谢途径上都会有所体现,尤其是癌细胞在获取生存所需的能量方式上;如果健康细胞利用线粒体呼吸链,肿瘤则利用有氧糖酵解过程,这种过程会使其快速获取能量但需要依赖于葡萄糖,这种现象称之为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其是在细胞转化发生时的多种改变所诱发。图片来源:en.wik
中科新生命:生命表型体现者,从“代谢到脂质到修饰”组学专场报告
代谢组学是系统生物学下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在biomarker筛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也是病理/药理机制研究的突破口,同时也可以对转录组或蛋白组学的结果做进一步的验证和挖掘,因此在近几年研究中日益突显出其重要的价值。由于小分子代谢物在理化性质、生物变化等方面的特殊性,代谢组的检测分析方法与数据挖掘均与其他组学有较大的差异。
蛋白翻译后修饰组学技术(PTMScan®)在精准医学中的应用
尽管目前大数据的获得会采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但是核心的发现还是依赖蛋白质组数据而得到的。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蛋白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具有极大的实用性和普适性,蛋白组学的研究更加速了临床转化的进程。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PTM)赋予了蛋白种类的丰富性及蛋白功能的多样化,研究蛋白翻译后修饰不仅可以确定蛋白修饰(磷酸化、泛素化、酰化、甲基化、
研究发现免疫炎症的新型表观调控机制
2月26日出版的新一期《免疫》(Immunity)杂志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一种称为lnc-Dpf3的新型长链非编码RNA能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DC)体内迁移进而抑制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DC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调控作用。一旦感知病原体入侵,DC会成熟并迁移至淋巴结等发挥免疫功能,如果D
Nat Biotechnol:一种新型测序技术或能高效检测癌症相关的DNA修饰
2019年3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来检测细胞中DNA的化学修饰,这种表观遗传学标记的修饰方式或能帮助控制基因表达以及其在基因组中的异常分布;研究者将这种方法命名为TAPS(TET-assisted pyridine borane sequenc
曹雪涛等发现树突状细胞参与免疫炎症表观调控机制
2月26日出版的新一期《免疫学》(Immunity)杂志刊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研究团队的论文,报道了一种称为lnc-Dpf3的新型长链非编码RNA能通过抑制树突状细胞(DC)体内迁移进而抑制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DC是一类重要的天然免疫细胞,在激活机体免疫应答及维持自身免疫耐受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调控作用。一旦感知病原体入侵,DC会成熟并迁移至淋巴结等发挥免疫功能,如果
研究揭示高温抑制植物免疫但促进开花的传代记忆表观遗传机制
2月18日,Cell Research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何祖华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曹晓风研究组合作完成的研究论文,题目为An H3K27me3 demethylase-HSFA2 regulatory loop orchestrates transgenerational thermomemory in Ara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