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健康所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新进展

9月23日,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 免疫学》在线发表了中科院健康所最新研究成果:肠致病性大肠杆菌EPEC通过其分泌蛋白Tir的ITIM基序,来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免疫逃避的目的。 人体的免疫系统是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当细菌等病原体入侵宿主后,宿主的免疫系统即可产生免疫应答而最终消除病原体。但是,也有许多致病生物能在具有免疫能力的宿主体内长期存活。

2012-11-18

PLoS One:医院儿科门诊空气中腺病毒和肺炎支原体含量研究

医院由于病人流量大,携带的病原微生物繁多,常常会引起健康人体感染这些疾病。目前,医院感染是现代医院管理中的一大难题,尤其是在儿科门诊,因为儿童的免疫力差,前往治疗的儿童往往会感染其它的疾病。

2012-11-18

FDA采购Illumina1700万美元MiSeq测序仪及试剂用于病原体鉴定

2012年9月18日,来自美国圣地亚哥BUSINESS WIRE的消息-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ILMN)宣布,它赢得了一份来自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合同,为该机构提供MiSeq测序系统及试剂,以便开展食品安全相关的沙门氏菌和产志贺毒素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分析进行病菌爆发的溯源。这份五年期的合同价值1700万美元。

2013-05-22

PNAS:RNA阵列可同时发现病原体及抗生素敏感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说,一种基于单RNA的阵列可能迅速同时识别出感染性生物以及可能用于应对它们的抗生素。 Deborah T. Hung及其同事们使用具有物种特异性的RNA标记发现了一大批感染原,包括细菌、病毒、酵母和寄生虫。这组科研人员还确定了每个病原体的抗生素敏感性,方法是分析短暂暴露在一种抗生素之后引发的转录应答,这可以把敏感和耐药生物区分开来。

2012-11-18

David Soll发现一种病原体可产生两种不同的生物膜

据悉,许多医疗设备,包括人工髋关节、假牙、导管等,均可能面临不速之客—被称为生物膜的病原微生物的复杂共同体,它们可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生素产生抵抗性,这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威胁。然而,研究人员可能有研究生物膜的一个新方法,该研究8月2日在线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由Iowa大学的生物学家David Soll和他的同事完成。

2012-11-18

Nature:细菌脑膜炎病原体通过测宿主体温来进行防御

人类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能引起败血病和脑膜炎,已形成了各种防御机制,其中包括一种多糖胶囊,它能帮助其在细胞外流体中存活。Christoph Tang及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对胶囊生物合成所需的三个基因来说,“脑膜炎奈瑟菌”中的胶囊表达是由一个RNA热传感器调控的,后者位于信使RNA的5′-未翻译区域中。作者提出,该细菌通过检测与炎症和免疫效应子的吸纳相关的温度上升来感应鼻咽粘膜的发炎状态。

2013-10-10

Nature:科学家成功揭示沙眼衣原体的肽多糖结构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等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衣原体细胞壁的特殊结构,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

2013-12-16

Nature:衣原体异常之谜被揭开

糖氨基酸聚合物“肽聚糖”在大多数非寄生菌中是细胞壁的一个必要成分。

2014-02-28

J:王恩多等运动型支原体无编校结构域的LeuRS的催化机理获进展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Biochemical Journal 在线刊登了了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王恩多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A naturally occurring nonapeptide functionally compensates the CP1 domain of leucyl-tRNA synthetase to modulate aminoacylation activity”...

2012-11-18

发现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体的起源

对来自全世界的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体种群的一项遗传分析揭示出了这种病原体很可能起源于墨西哥,而不是起源于此前分析提示的南美洲安第斯山。马铃薯晚疫病是由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导致的,这是一种真菌样的卵菌,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19世纪40年代的欧洲马铃薯饥荒。最初来自美洲的马铃薯晚疫病菌在全世界每年导致了估计约60亿美元的农作物损失。

201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