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血液替代疗法可有效治疗中风
根据西弗吉尼亚大学神经科学家Shufang Ren博士等人的最新研究,血液替代疗法可以使小鼠的大脑免受缺血性损伤。他们的文章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自然-代谢》:无症状感染后诊断出1型糖尿病 或为新冠诱发
疫情发展至今,大量证据提示新冠病毒会攻击、影响人体的多个靶器官。6月中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发表全球17名糖尿病专家的联名提醒,新冠病毒疾病(COVID-19)可能会引发新的糖尿病。已有一些研究观察到,无论过去有无糖尿病病史,大量新冠病毒感染者中都观察到急性高血糖。9月2日,《自然-代谢》就发表了这样一例关联病例:德国一名19岁男性患者在确诊
运动后血液产生的分子令大脑更加年轻
近日,国际著名期刊Science杂志刊登一篇题为《Blood factors transfer beneficial effects of exercise on neurogenesis and cognition to the aged brain》的文章。报道指出运动过后血液中产生的一种细胞因子能够促进老年大脑神经再生,改善认知能力。来自加
JEM:利用血液检测诊断阿尔兹海默症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技术,可以检测血液中与阿尔茨海默氏病有关的微量蛋白质片段。这项研究将于7月28日发表在《JEM》杂志上,该研究表明p-tau-217的水平在阿尔茨海默氏病的早期阶段升高。
2020华大基因感染分子诊断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推动感染性疾病精准医学的发展,探讨变革现有疾病诊断、治疗和控制模式的新路径,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融合,本次华大基因感染分子诊断高峰论坛圆满结束。
科学家发现可诊断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新细胞
虽然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机理的研究已经较为深入,但到目前为止,仍缺乏有效的手段来预测其发作。近日,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杂志上,题目为《RNA Identification of PRIME Cells Predic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Flares》,为预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作
阜外、清华合作成果发表,牛津专家点赞诊断潜力
自拍是我们常用的手机功能之一,在不远的将来,自拍照也许还可以用作疾病筛查工具。根据阜外医院副院长、中国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郑哲教授与清华大学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所长季向阳教授牵头、新近发表于《欧洲心脏杂志》的研究成果,通过计算机深度学习算法,仅需对4张自拍照进行分析就能够预测个体是否患有冠状动脉疾病(CAD,慢性冠心病)。在同期刊发的题为“欢迎来到医学诊断新时代”
Cell:液体样品检测可用于癌症的诊断
由于在早期发现癌症时更容易成功得到治疗,因此癌症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开发新的方法,以便在肿瘤开始扩散之前及早发现它们。其中一类方法是液体活检,这些测试旨在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来发现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