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evel Cell:科学家揭示通过Kras癌基因介导的驱动肿瘤形成的分子机制

来自杜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就解答了上述问题,研究者发现,Kras突变会促进细胞内的染色质重排,这种重排会促进组织细胞恢复到早期发育或者干细胞样的状态,并会错误地开始再生新生组织,从而引发肿瘤。

2022-02-12

Science:揭示转移性人类癌症中抗肿瘤TIL细胞的分子特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癌症研究中心外科处处长Steven Rosenberg博士领导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人员发现了50个有助于识别罕见的抗肿瘤淋巴细胞的基因的独特表达谱,这些淋巴细胞可以渗透并帮助击败转移性实体上皮肿瘤。

2022-02-06

Cell Rep:揭示乳酸削弱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在癌症研究中,科学家们早就知道癌细胞能够大量产生乳酸,而这种乳酸会干扰机体抵御肿瘤的防御力;然而截止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这一过程是如何发生的。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题为“Macrophages are metabolically heterogeneous with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2022-01-31

Leukemia:科学家识别出人类恶性血液肿瘤的新型治疗性靶点

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理科学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对泛素特异肽酶47(USP47,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47)的抑制或许能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性靶点来开发治疗携带突变肿瘤蛋白EZH2的恶性血液肿瘤。

2022-01-29

Advanced Science:揭示环状RNA促进相分离调控肿瘤发展分子机制

  环状RNA(circRNA)是由pre-mRNA通过反向剪接形成的闭合环状RNA分子。在生物体内,环状RNA可发挥miRNA海绵、结合蛋白以及翻译成短肽等分子功能调控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与线性mRNA相比,环状RNA独特的环状结构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在细胞内可以更稳定的存在。因此,环状RNA更适合作为肿瘤的分子标志物及治疗靶点。然而

2022-01-26

新型IL-2分子XTX202进入1/2期临床:在肿瘤部位选择性释放免疫系统的力量!

XTX202是改良版本的IL-2分子,在肿瘤微环境(TME)中选择性激活,产生局部抗肿瘤活性,可将疗效最大化,同时降低显著毒性。

2022-01-24

Ange Chem Int Ed: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用于早期肿瘤诊断的智能探针

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研究发现,将小分子PA成像(光声成像,photoacoustic imaging)探针通过CTSB引发的细胞内自组装到纳米颗粒中,或许就能实现对过表达CTSB的肿瘤进行特异性的光声成像。

2021-12-30

泛因医学与康圣环球(09960.HK)在血液肿瘤检测业务领域达成战略合作

2021年11月22日,国内领先的免疫组学公司深圳泛因医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因医学”)与中国领先的独立临床特检服务供应商上市公司康圣环球基因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圣环球”)在武汉签订战略协议。

2021-11-22

罗氏诊断携手顿慧医疗,推动肿瘤精准医疗发展

相比传统“一刀切”模式,精准医疗能够根据患者的基因变化、环境影响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信息,帮助临床医生选择最适合患者的个体化诊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节约医疗资源。

2021-11-06

利用全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实现前列腺癌PSA灰区高灵敏诊断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患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已被广泛应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几率。对于50-60岁的男性患者,PSA检测在PSA灰色区具有较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常被误诊为前列腺癌,造成过度诊断和治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再次采用有损伤的穿刺活检来确诊。然而,这种入侵性

2021-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