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 Immunol:血小板减少后抑制肿瘤转移

血小板与肿瘤细胞相互作用形成癌栓是肿瘤细胞发生转移和远端定位的关键血小板可以在以下方面利于肿瘤的血行转移:1)与肿瘤细胞形成癌栓保护层而与免疫防御系统隔离,有利于肿瘤细胞在循环运输过程的存活;2)使肿瘤细胞成功地抵御了血流的高剪切力的损伤而存活在血液中,从而保护肿瘤细胞免受机体防御机制的清除。

2012-11-18

Lancet:即时检测开启抗血小板个体化治疗的大门

随机的概念验证性研究——RAPID-GENE试验显示,一种新的快速即时遗传学检查可能有助于在经皮冠脉介入(PCI)之后实施个体化的抗血板治疗,使我们能更好地在抗血小板治疗的收益与风险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结果3月29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上。

2012-11-18

NEJM:一种新型抗血小板因子可降低心脏血管疾病死亡率

凝血酶可通过蛋白酶激活受体PAR-1活化血小板。Vorapaxar是一种新的抗血小板因子,它可能通过拮抗PAR-1选择性地抑制凝血酶细胞活性。有学者认为,Vorapaxar可用于预防埃及粥样硬化,英国爱丁堡大学心血管研究所David A. Morrow博士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相关成果于3月24日在线发表于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

2012-11-18

Nature:研究发现血小板一种新型功能

2013年9月2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俄克拉荷马州医学研究基金会科学家Lijun Xia医学博士发现:血小板存在一种新型的功能。这一发现可能导致新的治疗方法,以减少创伤和严重感染出血。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Nature杂志上。 免疫系统保持身体健康的方法之一是通过免疫监视。

2013-09-02

JEM: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机制被明确

健康骨髓中包含有许多种细胞类型,其中就有负责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Bcl-xL蛋白对于巨核细胞的存活非常重要,在肿瘤患者化疗化后,由于促凋亡蛋白Bax和Bak被活化,骨髓中多种细胞种类会被杀死包括巨核细胞。因化疗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的毒性缘故,患者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

2012-11-18

Cancer cell:血小板可促进癌症转移

近期,新肿瘤病灶机制的研究发现或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防止癌症扩散的新药物。相关论文于11月14日发表在国际顶级生物学期刊《细胞》(Cell)旗下的《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著名学者Richard O. Hynes,现任麻省理工学院Daniel K. Ludwig教授。其三十年来主要致力于细胞粘附及其对细胞行为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

2012-11-18

Gene:研究者揭示绿脓杆菌转录调节因子AntR的双向激活作用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Gene在线刊登了韩国釜山国立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ntR-mediated bidirectional activation of antA and antR,anthranilate degradative genes in Pseudomonas aeruginosa”,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转录调节因子AntR的双向激活基因的作用。

2012-11-18

Nature medicine:美科学家发现肝脏调控血小板合成新机制

2015年1月21日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国际生物学顶尖期刊nature medicine刊登了来自哈佛医学院Karin M Hoffmeister研究小组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他们通过研究证明循环系统中的血小板会发生去唾液酸化,从而被AMR识别并清除,同时,这一清除机制会驱动肝脏细胞中JAK2-STAT3信号通路激活,促进血小板生成素(TPO)的合成,进而调控血小板生成。

2015-01-21

新一代血小板反应器有望改变输血模式

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发出一种新一代血小板生物反应器,能够在体外产生正常功能的人类血小板。

2014-07-25

Nat Commun:血小板利用孔状结构相互沟通

2013年10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Reading大学在了解血块形成过程中获得了关键性突破,该研究由英国心脏基金会(BHF)资助,新研究结果可能会导致开发出新的药物治疗世界上最大的杀手疾病之一。 心血管疾病,其中包括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脏衰竭,仅在英国,每年约20万人死亡。心血管疾病主要由血管中血块阻塞所带来的。

20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