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创"分子特洛伊木马":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比现有药物好太多!
Medicenna是一家临床阶段的免疫肿瘤学公司,专注于开发及商业化新型、高度选择性的IL-2、IL-4、IL-13超级因子以及首创的增强细胞因子(EC)用于广泛类型癌症的治疗。近日,该公司公布了实验性药物MDNA55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rGBM)的IIb期临床研究的积极数据。该研究是一项开放标签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癌症预防和研究所(CPRIT)提供部分资助,在52例接受先前治疗后
靶向递送RNA药物进入胰岛细胞 再生疗法有望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流行病。截至2015年,全球有4亿成年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其中约有1亿在中国。近期,阿斯利康(AstraZeneca)和Ionis Pharmaceuticals正在合作研究用反义寡核苷酸(ASO)靶向β细胞的新方法,改进了将药物递送到目标细胞的方式。这一研究已经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中获得早期证据,表明这种疗法可能有助于恢复这些细胞的功能。论文发表在
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完满闭幕
2018年10月29日讯 /生物谷BIOON/ --10月29日,由生物谷主办的"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在上海好望角大饭店圆满闭幕。本次论坛吸引了众多行业从业人员及专家与会,中检院生检所重组药物室主任饶春明研究员,北京大学药学院院长周德敏教授,中国医药企业发展促进会副会长李向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安评中心主任任进研究员,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遗传系主任罗建沅教授,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洪坦等3
建设大分子药物研发中心,大力发展生物药CDMO业务
10月18日晚,凯莱英医药集团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与上海新金山投资签署战略投资框架协议,拟在上海金山工业区总投资15-18亿元,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的建设以拓展大分子CDMO业务。本次投资建设生物大分子药物CDMO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的,是公司由小分子业务向生物药领域业务拓展的重要一步。目前全球和中国生物药市场迅速增长,单抗、CAR-T等药物的生产需求增长迅速,
药物靶向递送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南大学药学院李翀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刊物《纳米快报》(Nano Letter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anoparticles Targeted against Cryptococcal Pneumonia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tosan and Its Peptide Ligand”的研究工作论文(DOI: 10.1021/acs.nanole
会前通知—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系列会议
由生物谷举办的“2018生物大分子药物论坛”将于10月26-27号召开,本次会议包含新型抗体药物论坛、新型疫苗论坛、第三届蛋白质修饰与疾病研讨会三大平行会议,以及CDMO论坛。大会将聚焦新型抗体、新型疫苗的技术创新、设计思路、市场前景及应用,以及蛋白质修饰研究最新进展、加速新药创新等主题,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企业管理层、研发精英,共同探讨生物药的创新研制、热点难点和前景,为参会人员提供项目合作
分子三维结构研究取得重大突破,为开发新型药物带来新前景
最近,来自纽约城市大学的Biscoe研究小组在分子三维结构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9月20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建立在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发现成果之上,这一成果使人类能精确有效地制造复杂的化合物,广泛应用在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这一开创性交叉偶联反应技术利新候选药物的快速构建成为可能,但主要局限于扁平(2D)分子的
ACSMCL: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乳腺癌的新型药物分子
2018年10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设计并且开发出了一种新型分子,其能利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机制来抑制或破坏乳腺癌细胞,尤其是那些治疗那些对药物耐受或处于转移性癌症阶段的患者。图片来源:Stevens Institute of Technol
BMS“进军”反义药物:发现控制3D分子结构的新方法
近年来,反义药物在临床前实验及临床试验中取得了喜人的结果,反义技术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反义技术是一种全新的药物设计方法,主要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和核酸杂交原理,从基因复制、转录、剪接、转运翻译等水平上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干扰遗传信息从核酸向蛋白质的传递,从而达到抑制、封闭或破坏靶基因的目的。日前,百时美施贵宝(BMS)与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In
研究实现光控药物胞浆递送和肿瘤的可视化治疗
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异常细胞的能力,在肿瘤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的发明进一步拓宽了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然而,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内的行为难以监测和调控,在实体瘤治疗中由于免疫微环境的存在疗效有限,且需要从患者提取T细胞进行修饰,规模化制备受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制剂研究中心研究生翟艺慧在副研究员张鹏程和研究员李亚平的指导下,采用天然来源的明胶和红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