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是银离子而不是纳米颗粒杀死细菌

人们对银纳米颗粒杀死细菌的机制存在长期争论。科学家们早就知道当银纳米颗粒被氧化时,从中释放出来的银离子对细菌致命性的。但是科学家们也一直猜测银纳米颗粒本身可能对细菌是有毒性的,特别是就它们当中直径最小的(大约为3纳米)而言。如今,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解决了这一争论:纳米颗粒不能杀死细菌。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发表在Nano Letters期刊上。

2012-11-18

中科院液相超声制备纳米天然药材颗粒方法获发明专利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天然药物重点实验室)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组发明了一种利用液相超声技术制备纳米级天然药材颗粒的方法。7月16日获悉,该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液相超声制备纳米天然药材颗粒方法,专利号ZL200910117753.X)。 该发明以天然药材为原料,通过初粉碎,液相超声粉碎以及真空干燥等技术制得纳米级颗粒。

2012-07-19

:利用磁铁改善载有氧化铁纳米颗粒的干细胞归巢能力

胚胎内皮祖细胞(embryonic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的起源和命运。 涉及移植到心肌梗塞发作后心脏受损区域的最佳干细胞疗法常因细胞不能高效地归巢到受损位点而遭受挫折。

2012-11-18

PLoS ONE:揭示卤素灯显微镜用于荧光细胞成像的新技术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低强度的光源,允许生物学家不破坏活细胞的前提下使得活细胞可见并且处理活细胞。在活细胞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的显微镜依赖于强的紫外灯或者激光来照亮用荧光染料分子标记的细胞。然而高强度光源延伸的成像时间以及连续照射会对细胞带来损伤效应,尽管问题显得很复杂,但是研究者解释道,通过卤素灯来降低光源的强度可以解决光毒性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2012-11-18

剑桥科学家开发新型金纳米颗粒治疗脑癌

剑桥科学家开发新型金纳米颗粒治疗脑癌

2014-08-14

Stem Cells Dev:荧光转运蛋白有利于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

堪萨斯州立大学教授的研究成果使得脊髓损伤后的恢复或开展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更容易。 解剖学和生理学教授Mark Weiss研究脊髓损伤或疾病如帕金森氏症的遗传模型。他正在开发一项技术可以促进再生医学的发展,这项研究可以大大提高动物和人类健康。 Weiss说:“我们正在努力构建工具、试图建立应用前景广阔的模型。

2012-11-18

中国医美市场迎来第一款进口大颗粒玻尿酸

LG生命科学研制的YVOIRE伊婉第二代中长效大颗粒塑形Volume型号在本月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正式许可。

2014-05-13

Nat Commun:纳米技术: 让皮肤下的纳米颗粒可以被看到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一种方法,采用该方法,只要看一下小鼠的皮肤,就可以识别它们体内的纳米颗粒分布。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纳米颗粒在环境或紫外光照射下透过皮肤可以被看到。该方法有可能被用作一个简化的工具,来预测身体组织对纳米颗粒的接触情况,这种接触在某些情况下对健康有负面影响。

2014-05-18

Chem & Biol:开发出用以追踪癌细胞在机体中循环的新型荧光蛋白追踪技术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者标记循环在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并且对其进行追踪,这将大大帮助研究者们理解癌症的扩散机制以及如何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2014-05-12

ACS Nano:实现在单一HIV颗粒中追踪蛋白质的相互作用 助力艾滋病疗法的开发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ACS Nano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比利时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可以检测一定水平下单一HIV病毒颗粒中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这项新技术将帮助研究人员更为细致地对危害人类健康的HIV病毒进行研究,为抗HIV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希望。

201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