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胚胎后发育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欧光朔研究组在2012年12月期的Nature Protocols上发表题为Live imaging of cellular dynamics during Caenorhabditis elegans postembryonic development的文章,介绍他们发展的研究线虫胚胎后发育的荧光活体显微成像方法。 胚胎后发育是生命体一个重要的发育时期。
:新荧光成像技术可清晰呈现血管脉动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荧光成像技术,能够使活体动物血管脉动以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呈现。与传统的影像技术相比,其增加的清晰度类似于擦拭掉眼镜前的迷雾一般。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医学》杂志在线版上。 该技术被称为近红外-Ⅱ成像,或NIR-Ⅱ。研究人员首先将水溶性碳纳米管注射到活体的血液中,然后用激光照射要观察的对象,如小白鼠。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食和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大米、棉籽等。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因此国际上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有严格的限量要求。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柱后衍生法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测定,通过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配比的优化以及检测器条件的调整等手段,以期得到黄曲霉毒素的最佳分离效果。
Nat Methods:荧光蛋白有助于科学家们开展心脏和干细胞研究
2012年9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来自深海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GFP)有助于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分离出心脏细胞,这对于他们研究心脏病治疗非常有价值,也给全世界的干细胞研究人员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在最终成功地发现心脏病疗法的关键之一就是更加深入地理解心脏肌肉壁内的心脏细胞是如何受到损伤和修补的。
ACIE:王江云等蛋白质可控荧光标记研究获进展
9月21日,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发表了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王江云研究组和林庆研究组合作成果Genetically Encoded Cyclopropene Directs Rapid, Photoclick Chemistry Mediated Protein Labeling in Mammalian Cells。
Nature Chemistry:新型荧光肺结核检测方法
英国《自然—化学》杂志9月2日刊登论文说,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简单易行的新型肺结核检测方法,只需在检测装置中加入痰液,若含有结核杆菌,检测装置就会发出荧光。有需要的人可在家自行检测。 肺结核由结核杆菌引起,传染性很强。如果怀疑有感染迹象,及时检查很重要,但过去的一些检测方法耗时较长,且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和人员。
ChemMedChem:开发出一种荧光肽更准确地测定凝血酶活性
凝血酶(thrombin)在凝血系统的许多疾病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过量表达凝血酶能够导致血栓形成,但是它若表达不足则可能导致血友病。因此,准确地监控凝血酶活性对于确定给定病人的合适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因它的活性与血液凝结能力相关联。监控凝血酶活性随时间变化的工具就是所谓的凝血酶生成测试实验(thrombin generation test, TGT)。
Chem & Biol:开发出用以追踪癌细胞在机体中循环的新型荧光蛋白追踪技术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Chemistry &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阿肯色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者标记循环在血液中的肿瘤细胞并且对其进行追踪,这将大大帮助研究者们理解癌症的扩散机制以及如何有效抑制癌细胞的扩散。
Adv Materials:金纳米粒特殊探针可靶向作用于患处
2012年11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11月15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dvanced Material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揭示了,一种小型的探针当被红外线激光进行扫射时,就会结合至疾病的生物标记物上,用以指示疾病的患处所在。 这种探针为极其精细的工程化物体,由金纳米粒覆盖在拉曼报道分子上,最终再由薄黄金层覆盖形成十二面体形状。
BMC Micro:新的分子探针技术可以更轻松检测出样品中的细菌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BMC Microbiology在线刊登了斯坦福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者的共同研究成果“Molecular probe technology detects bacteria without culture”,文章中,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不用通过培养基培养而可以直接检测出细菌的新的探针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