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NIH首次将5种致癌病毒列在致癌物清单中
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IH)在2016年11月3日发布了第14版关于致癌物的报告,将它的观察名单中的致癌物总数增加到248种。这种份新的报告加入5种新的病毒到这个名单---包括EBV、HIV、KSHV、MCPyV和HTLV-I。
含致癌物的螃蟹还能吃吗?
近日,香港特区食物安全中心通报,来自江苏两家水产养殖场的大闸蟹被检出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总含量超标致癌物。通报指出,消费者如果摄入过量二恶英和二恶英样多氯联苯,可引致氯痤疮、皮肤出疹及变色等皮肤病
美国饮用水发现潜在致癌化学物质
来自哈佛T.H. Chan公共卫生学院和哈佛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的研究人员发现,饮用水中的多氟烷基和全氟烃基(PFASs)等化学物质的工业级水平已经超过了联邦政府建议的安全水平。“多年以来,未知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常见I类致癌物质清单
一般大家常见的该机构对于致癌物的评级是基于证据强度的,分为I级(group 1, 对人类致癌,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对人类有致癌作用)、II级(group 2,对人类很可能致癌的IIA级和对人类可能致癌的IIB级
专家称PM2.5已被确认为致癌物
挪威研究人员找到去除炸薯条潜在致癌物方法
挪威食品研究所研究人员最新研究找出一种方法,可以去除炸薯条等油炸食品中的潜在致癌物质丙烯酰胺。 据挪威当地媒体2月13日报道,丙烯酰胺是一种白色晶体化学物质,是生产聚丙烯酰胺的原料。淀粉类食品含有较多的天冬酰胺(一种氨基酸)以及还原性糖,在高温(120℃)油炸下容易产生丙烯酰胺。挪威研究人员发明的新技术,利用乳酸菌来清除油炸马铃薯产品原料表面的还原糖成分,从而阻止了丙烯酰胺的形成。
可口可乐产品中疑似致癌物成份含量将降低
尽管坚称产品不含有任何有害成分,美国可口可乐公司8日仍宣布,将降低所生产可乐中的4-甲基咪唑水平。 可口可乐公司发言人本·沙伊德勒表示,可口可乐公司并非要改变可乐产品的配方,而是要求焦糖供应商对生产过程做出必要改变,以符合加利福尼亚州的相关法律要求。 加利福尼亚州将4-甲基咪唑列为致癌物质,并规定,每份食品或饮料如含有29微克以上就必须带有警告性标识。
香椿焯一下去致癌物
香椿做菜浓香鲜美,质脆多汁,不仅能烹调出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等美味菜肴,它还富含钾、钙、镁,B族维生素的含量在蔬菜中也是名列前茅,成为医食同源的天然绿色保健食品。但是,香椿所含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高于一般蔬菜,怎样吃才安全又营养呢?最好的办法是焯烫。无论是凉拌、炒菜、腌制还是炸香椿鱼,烹调前都要焯烫一下。焯烫1分钟左右可以除去2/3以上的亚硝酸盐和硝酸盐。
食用油专家:金浩茶油致癌物超标可以避免
对于持续发酵的金浩茶油苯并芘含量超标事件,食用油加工技术专家表示,只要合理运用现有技术手段,不管是使用浸出还是压榨工艺,苯并芘的含量都能够控制在国家规定的10微克以下。
三招即可减少烹饪中产生的致癌物
煎炒烹炸是中国人擅长的本事。可烹饪程序太繁杂,虽然味道好了,却往往会损失掉食物中的营养,甚至产生一些致癌的物质。以下三招,教你怎么减少烹饪中产生的致癌物,吃得美味又健康。裹层面糊再煎炸。煎炸的菜品,香味浓郁、口感酥脆,比如炸鸡腿、炸鱼、煎牛排等。煎炸这类食物时,蛋白质经过高温可产生大量的杂环胺、多环芳烃类等强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