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新型技术可在全基因组中快速鉴别出引发疾病的致病突变
来自美国华盛顿大学和HudsonAlpha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名为CADD(The Combined Annotation–Dependent Depletion)的技术,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组中寻找并研究引发疾病的突变,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
Biophy J:开发出可揭示莱姆病致病菌同机体免疫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数学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Biophysical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数学模型,其可以成功捕捉致病菌和宿主免疫系统之间发生的相互反应。
PNAS:科学家追踪耐药致病性细菌的进化机制
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测序的技术追踪了抗生素耐药细菌肺炎克氏杆菌258型(ST258)的进化路径及机制。
Nature Genetics:白粉病菌的无性生殖优势
白粉病是许多严重的植物病害之一,小麦和大麦都遭受这种寄生真菌的危害,每年的作物产量也因此而损失严重。德国科隆(Cologne)植物育种研究所(MaxPlanck Institute for Plant Breeding Research)的大麦白粉病遗传专家保罗.舒兹列菲特(Paul Schulze-Lefert)...
Science:致病菌的“阿基里斯之踵”
多药耐药菌仍然是全球医院和疗养院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细菌耐药性的传播令人感到震惊,寻找新抗菌剂正变得日益迫切。现在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鉴别了一个对抗细菌的潜在新靶点:EF-P因子。EF-P对生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或沙门氏菌毒力必需的蛋白质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Neural Regen Res:谁是诱发中国北方汉族人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致病基因?
白细胞介素18启动子基因多态性可能参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制,-607C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在中国汉族人群缺血性中风的危险。但不同人群、种族和生活环境的遗传多态性分布不同。
J Neurosci:遗传原因占阿尔茨海默氏症致病因素的70%
2013年8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隶属于英国Sanders-Brown老年化研究中心的Kentucky大学的科学家已经完成的新工作朝这一目标又近了一步,工作成果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 新的证据表明,就像机体高胆固醇状况一样,一些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是继承的,而疾病其余的风险就是环境因素。
Nature:科学家发现炭疽毒素致病机制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和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机体内两个不同区域的细胞同时是炭疽毒素的靶点,机体受炭疽毒素感染后玩玩会致病,有时会致死。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基于在小鼠上的实验结果,科学家有望能够开发出治疗人类炭疽感染的药物。
Cell Reports:肺部疾病和黑色素瘤共同致病分子机制
2013年8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近日,耶鲁大学领导的研究小组解开了一个生物学之谜,即许多严重的疾病如哮喘和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共同成因,这项研究发表在Cell Reports杂志上。 该团队集中关注与一个古老的基因家族--18糖基水解酶(GH18),特别是一种蛋白质--几丁质酶3类1(chitinase 3-like 1,CHI3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