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Pathog:揭示良性细菌进化成为致病菌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葡萄牙古尔班基安科学研究所的研究者就揭示了细菌做出这一改变的分子机制。

2013-12-15

BMJ:使用戒烟药物并不会导致病人自杀风险升高

2013年10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British Medical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确定了是否服用戒烟药物的病人的自杀风险较高。瓦伦尼克林(Varenicline)是一种病人广泛用于戒烟的药物,2011年其仅在英国的使用次数就为100万次,安非他酮和瓦伦尼克林可以帮助降低个体对尼古丁的需求并且使得个体表现出脱瘾症状。

2013-10-13

唐元家: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关键致病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编者按 :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往往是由于一些基因表达调控紊乱引起的,编码RNA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各个环节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而非编码RNA调控网路紊乱参与了人类一些重要复杂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非编码RNA的研究是目前国际研究热点,其中miRNA参与自身免疫病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lncRNA(长链非编码RNA)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2014-04-10

刘光慧研究组利用干细胞技术发现范可尼贫血症的新型致病机理及干预策略

2014年7月7日,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杂志发表了关于范可尼贫血症(Fanconi Anemia,FA)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成果,首次提出多组织干细胞加速衰老或衰竭是FA的根本性病因,并基于此发展出相应的干细胞、基因和药物治疗策略。

2014-07-08

Hum Mol Genet:研究揭示圆锥角膜病背后的致病基因

现在利物浦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退化性眼部疾病患者中的一种基因变化。Ageing and Chronic Disease研究所研究人员Colin Willoughby教授研究发现,一个基因变化-- ZNF469,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助揭示圆锥角膜的

2014-07-13

Ang Chem:糖类复合物分子或可帮助宿主抵御致病菌的感染

近日,来自弗莱堡大学等处的科学家利用一种糖类复合物成功地抑制了铜绿假单胞菌进入宿主机体细胞中,这种糖类复合物可以结合细菌细胞中一种名为LecA的蛋白质,而LecA则可以使得铜绿假单胞菌入侵人类的肺部细胞,该项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ngewandte Chemie上。

2014-07-13

JCEM:研究人员发现三个甲状腺癌致病基因

克利夫兰研究人员已发现增加甲状腺癌风险的三个基因,这种癌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有最大的发病率增加。 研究由Charis Eng博士领导,他是院克利夫兰临床勒纳研究院基因组医学所的主席与创始主任,包括近3000例患Cowden综合征(CS)或CS样疾病的病人,该病与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风险性增高相关。 PTEN基因的突变是Cowden综合征的基础。PTEN是一个肿瘤抑制基因,有助于指示细胞生长和分化。

2012-11-18

PNAS:致病菌可分泌抑制机体免疫细胞的酶类来引发感染性疾病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堪萨斯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个蛋白家族,其或许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新型疗法。

2014-09-09

Nat Commun:科学家首次发现致病菌隐蔽的感染途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引发个体患肺部囊肿性纤维化的致病菌隐藏的感染路径。这种名为铜绿假单胞菌的致病菌对人类无害,但是对于囊性纤维化患者或免疫力低下患者却有致命威胁。

2014-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