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
来自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癌症治疗新策略,他们认为可利用某些高水平表达于许多癌细胞表面的分子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中。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PNAS:新型酶疗法或可抵御致命性化学制剂对机体的损伤
体外多聚甲硅烷基化模型。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13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酶学疗法,这种新型疗法可以中和致命性化学物对人类机体的毒性效应。
PLoS ONE:成功解码致命大肠杆菌菌株
近日,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者们成功破译了2011年德国爆发的致死性大肠杆菌的菌株。致死性的大肠杆菌的爆发导致54人死亡以及3800个人患病,目前研究者已经成功地破解了该致病菌株,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Arch of Surge:预防致命性血凝块的新方法
2012年10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设计出了一种电脑化的名录系统,其可以帮助医生们发现并且使用最好的方法来预防创伤患者潜在的致命血块,从而降低危险的静脉血栓栓塞(VTEs)风险。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Archives of Surgery上。
高效液相-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测定黄曲霉毒素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一组有毒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食和油料作物,如花生、玉米、大米、棉籽等。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肝脏组织有破坏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因此国际上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有严格的限量要求。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荧光检测器柱后衍生法对黄曲霉毒素进行测定,通过色谱柱的选择,流动相配比的优化以及检测器条件的调整等手段,以期得到黄曲霉毒素的最佳分离效果。
JASN:新的血液测试检测致命性钙沉积
2012年9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种新的测试方法可以帮助鉴定和治疗那些组织和血管中可能会出现潜在致命性钙沉积在风险的患者,据一项发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心脏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头号杀手,血管钙化被认为在此种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ancer Res:科学家揭示致命皮肤癌如何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
2013年1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 在宣布在实验室中成功地消除黑色素瘤转移后,近日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科学家取得的又一重要发现,了解了有助于转移恶性黑色素瘤(皮肤癌的蔓延)以及其他各种癌症的基因mda-9/syntenin生物学过程。
PNAS:非两栖类被致命的两栖类真菌感染
一项研究发现,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 dendrobatidis,Bd)这种与全世界两栖类灾难性衰退有关的致命病原体也可以感染螯虾。蛙壶菌(Bd)通常被认为是专门感染两栖类的,但是这种病原体可以在没有两栖类宿主的情况下,在环境中存在。Taegan McMahon及其同事调查了与许多两栖类物种共存的螯虾是否能够担任蛙壶菌(Bd)的宿主。
Nature:一种HIV药物可化解致命的葡萄球菌感染
纽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现有的HIV药物“马拉维若(maraviroc)”可能是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潜在的方法.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臭名昭着的致命病原菌.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Nature上. 这项研究的资深作者、微生物学助理教授Victor J. Torres博士问到:“利用一种HIV药物治疗致命的葡萄球菌感染的机会有多大?”葡萄球菌能引起中毒性休克综合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