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发现致命病毒埃博拉可通过空气传播
据国外媒体报道,根据加拿大科学家得出的新研究发现,致命的埃博拉病毒能够变异成可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提高应对这种可怕疾病的难度。埃博拉病毒能够导致严重内出血和多重器官衰竭,科学家此前认为这种无法治愈的病毒只能通过接触被感染的血液传播。 加拿大研究人员进行的实验显示,埃博拉病毒无需通过直接接触便可从携带这种致命病毒的猪传染给猴子。
欧盟开发出新型简便价廉的海产品生物毒素检测技术
新鲜的海产品对人类而言,是一种美味口福,也是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基本食物。但受到海藻毒素污染的海产品对人类健康又极具威胁,严重影响人体的神经和肠胃系统,往往造成激烈的过敏反应。类似的海产品中毒事件就经常发生在海藻花期茂盛、海洋生物毒素较高的全球沿海地区。
PLoS Med:早期的肝功能改变或可预测致命性的机体感染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耶拿大学医院的研究者揭示,通过新型技术检测到的早期肝功能改变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急性感染(败血症的发生),这对于开发新型的疾病疗法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 几乎一半的严重败血症的病人会由于突发状况而死亡,由于其诊断太晚而不能及时对病人施救。
欧盟利用“清洁技术”应对藻类毒素威胁
世界上坐落在沿江大河或海滨湖滨的城市,日益承受着水藻大量繁殖的困扰和威胁。当水体中的藻类家族达到足够高的密度,即每毫升达到成百上千藻类细胞,有时甚至每毫升达到上百万藻类细胞时,某些情况下水藻开始大量繁殖,并释放出毒素或大量有害的浮游生物,严重威胁其它生物的生长及生物多样性,使水体质量快速下降,对野生动物、家畜和人类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PNAS:蛇耐受河豚毒素的奥秘
研究显示,蛇已经进化了一种对致命神经毒素的显著抗性,而且世界各地蛇的这种抗性都相类似。这一发现,大大地增加了适应遗传基础的了解,是了解适应局限性和进化程度的模型。 研究人员发现,在北美、中美、南美及亚洲,那里的蛇能以分泌致命神经毒素的两栖动物为食,这种神经毒素就是河豚毒素(tetrodotoxin ,TTX)。这些蛇的一个关键钠通道基因存在有类似的突变,这使蛇对TTX高度耐受。
Cancer Res:白血病干细胞的致命弱点
来自歌德大学(Goethe-Universitat Frankfurt am Main)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急性髓性白血病干细胞的弱点。
【说图】一分钟了解致命病毒埃博拉
始于今年2月的新一轮埃博拉病毒目前正在西非四国肆虐,且有愈演愈烈之势。疫情已造成近900人死亡,另有1600多人感染。由于该病毒杀伤性强且暂无治疗之法,全球各地纷纷拉响预防警报。关于埃博拉,你了解多少?
现代医学征服了的八种致命病毒
天花:天花单单在20世纪就导致3亿到5亿人的死亡,它是人类史上最无情的灾难之一。这种病毒首先会攻击皮肤细胞,并且会在全身产生典型的肿块或者斑点。而天花疫苗是成功研发出的第一种疫苗。破伤风:虽然破伤风大多数
PLoS Pathog:大型基因组文库可揭示致命性真菌的耐药性基因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维也纳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针对光滑假丝酵母(光滑念珠菌)的基因文库,该基因文库是世界上三大光滑假丝酵母基因文库之一,文章中研究人员对光滑念珠菌的突变体进行了分析发现了28个基因使得光滑念珠菌对常见的药物产生耐受性。
致命病毒为何难攻克? 人类与流行病是场持久战
在人类历史中,瘟疫一直是令人口锐减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有时一场瘟疫造成的死亡人数比一场战争要来得更惨烈。名着《十日谈》以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为背景,讲述7名妇女和3名男子为躲避瘟疫而逃离佛罗伦萨。肺结核、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