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Biol:有益菌不有益,多了也致命
和许多动物一样,我们的机体中寄居着许多不同的有益细菌,这些细菌惠及宿主机体的同时也会帮助自己进行生存及扩散,但是如果细菌生长地太多就会对机体产生致命的影响,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LoS Biology上的研究报道中,来自葡萄牙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单一基因组的改变或许会通过增强细菌在宿主中的密度来将有益细菌转化为有害细菌。
美味的致命诱惑!警惕吃烤肉的六大危害
1、经过烧烤,食物的性质偏向燥热,加之多种调味品的使用,如孜然、胡椒、辣椒等都属于热性食材,很是辛辣刺激,会大大刺激胃肠道蠕动及消化液的分泌,有可能损伤消化道黏膜,还会影响体质的平衡,令人“上火”。 2、容易感染寄生虫:烧烤食物外焦里嫩,有的肉里面还没有熟透,甚至还是生肉,若尚未烤熟的生肉是不合格的肉,如“米猪肉”,食者可能会感染上寄生虫,埋下了罹患脑囊虫病的隐患。
排毒课题大揭秘 四大类食物让你远离毒素
排毒已成为都市人一个重要的课题,那么吃哪些食物能够让你远离这些毒素呢?(一)猪血 猪血中含有丰富的血浆蛋白,在人体经胃酸和消化系统分解后,可以产生解毒和润肠的功能。它会让不利于身体的有害物质统统死光光。(二)食用菌类 黑木耳(食用菌)常食用可以清除血液和体内的有毒物质和毒素。(三)新鲜果汁 食用足量的新鲜果汁后,可以使血液呈碱性,也有让血液细胞毒素溶解的功用。
Gene and Development: 为何胰腺癌如此致命?ATDC在作祟
美国密西根大学综合癌症中心的最近找到了为何胰腺癌如此致命的原因。研究人员发现了参与促进90%胰腺癌生长和扩散的基因-ATDC(Ataxia Telangiectasia Group D Complementing Gene)。它在肿瘤从浸润前期发展到侵入性癌症最后到转移性癌症的起关键作用。
Cell Metabolism:Warburg效应新视角:M2型丙酮酸激酶如何调控细菌内毒素LPS引起的炎症
M2型丙酮酸激酶四聚化能逆转细菌内毒素LPS引起的Warburg效应 M2型丙酮酸激酶在稳定Hif-1α 和调节Hif-1α 下游的靶基因表达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M2型丙酮酸激酶四聚化能减弱细菌内毒素LPS引起的M1型巨噬细胞反应 M2型丙酮酸激酶是激活的巨噬细胞糖酵解代谢途径转变的重要决定因子
Neuroscience Bulletin:烟草毒素增加脊髓损伤疼痛
2014年12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烟草烟雾中发现的神经毒素(丙烯醛)现被认为会增加脊髓损伤患者的疼痛,刊登于Neuroscience Bulletin杂志上是一项新研究证实,丙烯醛在小鼠体内的累积会加剧疼痛,其在小鼠体内的
Stem Cells:产毒素干细胞或可彻底摧毁脑部肿瘤细胞
刊登在Stem Cell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总医院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新方法,利用干细胞来抵御脑部癌症,研究者表示,将杀灭癌细胞的疱疹病毒装载于干细胞上,或许可以促进干细胞产生并释放杀肿瘤的毒素。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如何利用产毒素干细胞来清除小鼠脑部的癌细胞。
Nature:科学家发现炭疽毒素致病机制
2013年8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和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机体内两个不同区域的细胞同时是炭疽毒素的靶点,机体受炭疽毒素感染后玩玩会致病,有时会致死。相关报道发表在近期的Nature杂志上,基于在小鼠上的实验结果,科学家有望能够开发出治疗人类炭疽感染的药物。
PLoS Med:早期的肝功能改变或可预测致命性的机体感染
2012年1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德国耶拿大学医院的研究者揭示,通过新型技术检测到的早期肝功能改变可以帮助研究者识别急性感染(败血症的发生),这对于开发新型的疾病疗法可以提供重要的指导建议。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Medicine上。 几乎一半的严重败血症的病人会由于突发状况而死亡,由于其诊断太晚而不能及时对病人施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