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发现一种可预测H7N9致命程度的人体蛋白

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存在人体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血管紧张素II”和H7N9禽流感的病死率相关,“血管紧张素II”指标越高,H7N9禽流感患者病死率越高。

2014-05-18

小分子药物可预防致命性辐射病

大规模辐射接触,如切尔诺贝利和福岛第一核电站灾难之后的那类辐射接触,仍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顾虑及军事威胁。在小鼠中从事研究的科研人员表示,一类新的研发用于治疗其它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在发生辐射事故时帮助挽救生命。这些药物被称作PHD抑制剂,它们似乎能保护机体免于辐射诱发的胃肠道综合征,这种疾病通常会在接触辐射的2周内引起死亡。

2014-05-18

J Gen Physiol:科学家揭示芋螺毒素抑制机体疼痛的分子机制

海洋锥形蜗牛产生的毒液常用于捕杀猎物,毒液中含有芋螺毒素类的肽类,其中有些芋螺毒素可以在哺乳动物中作为止痛药来使用;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General Physiology上的两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名为Vc1.1的芋螺毒素抑制疼痛的机制。

2014-05-19

一种药物或可防致命核辐射

美国研究人员利用小鼠进行的新研究表明,一种用于治疗贫血等疾病的药物,可能会在核辐射事故中帮助挽救生命。这项成果同时有助于提高放射疗法的安全性。

2014-05-19

PNAS:科学家发现运输细菌毒素进入宿主细胞引发疾病的关键受体

近日,一项来自弗莱堡大学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了将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偷运”进宿主细胞的受体,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引发气性坏疽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TpeL毒素是其产生的一种细菌毒素,该毒素和许多梭菌属菌株产生的毒素非常相似,这种毒素可以结合到细胞表面分子上随后会慢慢进入到细胞中引发细胞死亡,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

2014-05-04

PNAS:致命流感病毒的出现

一项研究提出,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出现的主要屏障是由禽类群体对亲缘毒株的免疫造成的,而非病毒获得必要突变的能力造成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导致了禽类产业的经济损失并且带来了人类流感大流行的威胁,但是评估大流行风险的多数研究把重点放在了病毒突变的作用而非生态因素上。

2014-06-25

警惕 十种日常食物最易致命

一:肉汤。含丰富的嘌呤,是各种瘦肉精及化工饲料毒素的集散地。过量食用是各种急慢性疼痛的最主要罪魁祸首,是血管硬化的最直接诱因,是各种结石的最大加工厂。但同时也是发热量最多的食物。适量食之能补气滋阴壮阳。二:盐。过量为百病之母,能使细胞脱水,使肌肉收缩,使神志不清,使小儿多动,使新娘不孕。适量为百味之王,可促消化,增食欲。世卫组织建议每人日摄入量在10克以下。三:鸡蛋。中医认为蛋黄性平味甘,补脾胃。

2015-02-13

会给身体带来致命伤害的食物

泡泡糖:泡泡糖中的天然橡胶虽无毒,但制泡泡糖所用的一级白片胶是加入了具有一定毒性的硫化促进剂、防老剂等添加剂,多吃会对身体不利。加糖鲜榨橙汁:加了糖的橙汁比汽水的热量还要高,糖分也比汽水多。 松花蛋:松花蛋含有一定量的铅,常食会引起人体铅中毒。铅中毒时的表现为失眠、贫血、好动、智力减退等。臭豆腐:臭豆腐在发酵过程中极易被微生物污染,它还含有大量的挥发性盐基氮和硫化氢等。

2015-02-13

食物相克真的有致命伤害吗

中国营养学会专家近日表示,不要相信食物相克会致人死亡,一些说法未见科学证据,理论上没有解释,实践中也未得到证实。为此,记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对营养科主任洪忠新主任医师进行了采访。

2015-02-13

Nature:解析发冷光杆菌的毒素注射新机制

2013年3月22日 讯 /生物谷BIOON/ --发冷光杆菌与蛔虫相伴而生,蛔虫可以攻击自己的幼虫从而使得幼虫感染上这种细菌,这种细菌随后就可以攻击各种入侵者以及各种细胞毒素。近日来自马普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等处的研究者发现,发冷光杆菌可以使用一种类似于注射器一样的重要毒素复合物,这就使得其可以通过宿主细胞细胞膜上的小囊泡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最后杀灭细胞。

2013-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