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Journal of Virology:研究发现树鼩细胞支持HIV-1复制但不能自然感染的分子机制

  功能性受体及宿主限制因子是限制病毒跨种传播和能否构建HIV-1感染动物模型的关键因素,建立HIV-1感染动物模型是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目前,学界基本上利用SIV和SHIV感染灵长类动物模型开展艾滋病发病机制、药物和疫苗研究。但SIV与HIV-1的基因组只有40%左右的同源性,不能完全模拟HIV-1感染人免疫反应过程。非人灵长类动物

2021-06-24

自然通讯》:人类寿命极限在120-150岁之间

   余晖虽美,依旧要落山,人亦如此,衰老是每个人都不愿面对的话题,每个人都想把死神远远的拒之门外,也会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去延年益寿。然而,生命的可预测性还不足以使其在时间年龄和生物学年龄之间达到1:1的匹配。人身体表面的“衰老”很容易看出,但这并不一定代表机体真正衰老的程度。因此,生物学年龄才是评估个体整体健康状态的最佳指标。

2021-06-03

Cell:揭示致病性的弗氏志贺菌让人自然杀伤细胞失活机制

2021年5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作为一个大型的蛋白家族,成孔溶细胞素(pore-forming cytolysin)已知通过促使受感染的人类细胞自我毁灭来阻止细菌感染扩散。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大型蛋白家族的一个成员,即Gasdermin B(GSDMB),似乎反而能杀死传染性细菌。然而,一

2021-05-25

自然-通讯》发表附属新华医院等共同研发的新冠病毒中和抗体

高效、高亲和力、广谱、持续性长……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协同南开大学、高诚生物、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一种新冠病毒中和抗体,在临床前研究中表现出对新冠病毒预防和治疗可能有较为积极的作用。此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学术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这也意味着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有望增添一种新的“利器”,特别

2021-05-21

水库有壳虫群落对自然和人为干扰的响应研究取得进展

水库沉积物中保存了丰富的生物和理化环境信息,为重建和理解生态环境变化的历史提供了基础。水库是我国东南地区储存水资源的重要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仅广东一省就修建了多座水库,其中,新丰江水库为该省最大的水库。有壳虫是自由生原生动物,也是水库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作为单细胞生物,其对环境变化敏感。有壳虫具有坚硬的外壳,能够在沉积物中长期保存,已有研究表明,

2021-05-15

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草科广泛存在自然发生的转基因现象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自然环境研究委员会独立研究员Luke Dunning在《对话》网站发表文章,介绍其研究组在草中发现广泛存在侧向基因转移,表明自然界本来就在发生转基因。据发表在《新植物学家》上的论文,横向基因转移(LGT)发生在广泛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在一些植物中已经报道了功能性核基因的LGT,但是需要系统的研究来评估LGT的频率和

2021-05-14

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中多重耐药肠杆菌定植和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自然史和长期结果

2021年5月14日讯/多重耐药肠杆菌(MDR-E),包括耐碳青霉烯药肠杆菌(CRE)和耐第三代头孢菌素药肠杆菌(CefR-E),是实体器官移植(SOT)之后发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研究人员对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接受肺、肝和小肠移植的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研究。采集患者移植手术100天后直肠拭子标本,进行多重耐药肠杆菌(MDR-E)培养。对胃肠道定殖和致病

2021-05-17

BMJ:自然流产女性寿命可能更短

联合国设立了一个小目标:到2030年,将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过早死亡人数减少三分之一。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的风险因素研究。截至目前,传统意义上与男、女性死亡风险相关的危险因素(如吸烟、超重和肥胖和缺乏运动)已能够解释大多数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早死(70岁之前死亡)。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殖相关因素令部分女性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更大。自然流

2021-04-08

自然医学》:人一生中经历的三波“衰老浪潮”发生在这三个年龄段

时光匆匆,年华易老,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事情,而衰老也是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此前已有研究发现,来自年轻小鼠的血液可以逆转老年小鼠多个组织的老化迹象和改善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因此,血液中相关分子的变化也应该可以为年龄相关的疾病生物学提供关键信息。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对超过400

2021-04-13

自然》发文首次揭示动物先天免疫受体NLRP1抑制的分子机制

  生物在与病原微生物长期竞争中进化出了复杂完善的免疫系统,其功能可进一步分为先天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部分。先天性免疫系统是宿主防御感染机制中一种普遍而古老的形式,它对于病原体的感知主要是通过一系列胚系基因编码的模式识别受体来实现。其中NOD样受体(NLR)家族是模式识别受体中数量最大、功能最复杂的一类,其通过不同成员来感应多样的病原信号

2021-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