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phagy:研究发现线虫atg-16基因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机制
9月24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Autopha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e two C. elegans ATG-16 homologs have partially redundant functions in the basal autophagy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线虫同源基因atg-16进行深入的遗传和生化分析,阐明了Atg16在多细胞生物中的功能。
福建自4月份共查医药服务价格违法金额3111万元
12月15日,福建省物价局日发布消息,自今年4月份开展的全省医药卫生服务价格大检查取得阶段性成效,共查处涉嫌价格违法金额3111万元。 据福建省物价局检查分局局长张良金介绍,全省物价部门共组织113个检查组、358名检查人员,检查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药品经营企业以及与医药卫生服务有关的部门和收费单位1060多家。
Autophagy:昆明动物所在自噬参与毒品成瘾研究中取得进展
毒品成瘾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使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毒品的成瘾性表现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渴求和依赖行为,呈慢性复发性依赖病程。目前对于毒品成瘾的治疗缺乏完全有效的方式,强制戒断后复吸率很高。因此,研究成瘾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成瘾的治疗与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与机体代谢息息相关。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多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J Virol:张奇亚等发现可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首株无尾噬藻体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Journal of Virology在线提前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A Novel Cyanophage with a Cyanobacterial Nonbleaching Protein A Gene in the Genome。”,文章中,研究人员发现了首株无尾噬藻体的全基因组结构及其具有的编码藻胆体降解蛋白的生物学功能。
Science:俞立等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自噬调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文章中,作者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Traffic:李巍等溶酶体运输机制和白化病研究中获进展
溶酶体运输是囊泡运输的重要环节,它参与溶酶体及相关细胞器发生、蛋白质等的降解与信号转导活性的调节、细胞分泌等重要细胞功能。已知参与溶酶体运输过程的蛋白质复合体有多种,如AP-3,HOPS,BLOC-1,BLOC-2,BLOC-3,ESCRT等,这些复合体在货物分子的分选和溶酶体运输中发挥精细的分工与协作,形成有条不紊的的分子网络,但其具体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
Immuni:美阐明朗格汉斯细胞维持免疫自稳的机制
日前,美研究人员在线发表了题为《Human Epidermal Langerhans Cells Maintain Immune Homeostasis in Skin by Activating Skin Resident Regulatory T Cells》研究论文,阐明了朗格汉斯细胞是如何维持皮肤组织的免疫自稳。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Immunity上。
Cancer Cell:特异性抑制自噬治疗肾细胞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C)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肾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是一个可以从内部提供给肿瘤细胞营养物质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说自噬在某些情况下可保护接受化疗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能够在休眠状态、转移状态过程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项新公布的研究数据中,研究人员von Hippel-Lindau肿瘤抑制基因或VHL中确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噬调控通路。
Cell:细胞自噬与肿瘤关系研究获进展
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细胞自吞噬抑制剂的发现 9月30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等单位联合完成的研究进展。文章报道了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高活性的细胞自吞噬抑制剂的发现,以及利用这个小分子探针,第一次揭示了两种重要的抑癌蛋白p53和Beclin1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结果。 细胞自吞噬是细胞依靠溶酶体降解胞内物质的统称。
Science:线粒体母系遗传或源于细胞“自噬”
线粒体是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生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其基因只能母系遗传而与细胞的基因组不同。日本研究人员发现,线粒体的这种母系遗传或许源于“自噬”作用,父系的线粒体在受精卵中就被消化掉了。 线粒体主要负责给细胞供应能量。科学家早已认识到,只有母系线粒体的基因才能遗传给后代。根据这一原理,现代人类的共同母系祖先可以追溯到十多万年前的某个非洲女性,即“线粒体夏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