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hem Biol:新型抗菌化合物可有效抵御耐药病原体且毒性较低
靶向攻击真菌感染而不损伤人类细胞的新型化合物或许可以有效避免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并且检测了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的多种衍生物。两性霉素B医生们推出的最后一道抵御真菌感染的防御性药物,该药已经使用了近半个世纪,其被认为可以有效克服新生的耐药性病原体的感染。
Car-T治疗实体肉瘤:细胞存活超过六周且无明显毒性反应
在ASCO四月的快报上报道了Car-T 细胞治疗实体瘤的一个临床结果。在所检测的9位患者中有7位病人血液中检测到Car-T细胞存活超过六周的证据,这9位病人的给药剂量都大于106细胞/每平方米体表面积。
PNAS:新颖抗体有效阻止毒性蛋白颗粒形成
2012年12月4日讯 /生物谷BIOON/ --根据一项新研究,伦斯勒理工学院(Rensselaer Polytechnic Institute)研究人员开发的抗体能够异常有效地阻止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2型糖尿病相关的毒性蛋白颗粒的形成。相关研究结果已在线发表于《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杂志上。
治疗病毒性脑炎的双黄连注射液
免疫组化(× 400)见病毒性脑炎模型小鼠脑组织棕黄色的核因子κB阳性细胞(箭头)较多,染色较深;转染携带内凝集素蛋白shRNA的慢病毒后,模型小鼠脑组织核因子κB阳性细胞(箭头)减少,染色也相对较浅。
第十四届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首次落户中国上海
国际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大会(ISVHLD)是每三年一届,轮流在北美,欧洲,亚太地区举行的国际肝病学大会。 每次会议由世界知名专家组成的国际咨询委员会投票选出举办城市。第一届会议在1972年在三藩市举办,往后十二届在美国(华盛顿,纽约,休斯敦,阿达兰大),欧洲(巴黎,罗马,伦敦), 澳大利亚(悉尼),亚洲(东京)等地举行。
欧洲食品安全局初步认定法国转基因玉米毒性研究存在不足
导读:在法国科学家报告转基因玉米存在致癌作用、质疑孟山都公司NK603转基因玉米安全性后,欧洲食品安全局对该研究进行了调查并于近日得出了初步调查结果,认为该研究工作存在不足,并要求研究负责人提供更多相关信息以增强其可信度,不过研究负责人拒绝了该要求。
PNAS:微生物学家找到新方法来抗击病毒性疾病
2012年8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通过发现某些病毒能利用宿主细胞进行复制,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微生物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方法来治疗病毒性疾病如脑膜炎、脑炎、肝炎等。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微生物学家与荷兰学者合作,发现某些RNA病毒能劫持人体细胞的关键DNA修复机制来生成自身复制增殖所必须的遗传物质。
Am J Transl Res:科学家们发现新的低毒性抗癌药物
2013年4月5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Roswell Park癌症研究所(RPCI)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一个非常有有前途的抗癌试剂--小分子量的化学分子FL118能很有效治疗两种癌症。 在先前的研究中,RPCI系肿瘤科副教授Fengzhi Li博士率领一个团队证明,FL118能治疗人类结肠癌和头颈部肿瘤动物模型,治疗后肿瘤也不复发,但试剂只能通过腹腔(IP)给药。
: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
来自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提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癌症治疗新策略,他们认为可利用某些高水平表达于许多癌细胞表面的分子将致命毒性物质运送到恶性细胞中。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12月2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