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亿涛等肿瘤分子标志物单细胞逐层成像获新进展
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存在或表达变化是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以及调控机制的重要基础。通过对不同肿瘤分子标志物表达进行检测,可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以及治疗。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学院龙亿涛教授科研小组在肿
“9.16”国际臭氧层保护日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今年的主题是“淘汰氟氯烃:绝佳机会”。 臭氧层是指距离地球25公里至30公里处臭氧分子相对富集的大气平流层。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因此被誉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舒适生活的追求,制冷剂、发泡剂、喷射剂等化学制品被大量使用。
你知道你的浴巾有多脏吗?
抱歉告诉你这样的消息:你的浴巾太脏了,真的是太脏了。每次使用浴袍的时候,上面都布满了细菌,真菌,死亡的皮肤细胞,唾液,尿液等等。另外,卫生间里的其他生物也会通过水滴的方式沾到浴巾上面。
戴永久——北京师范大学——气候动力学、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物理水文学、土壤物理学、冰雪物理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等。
气候动力学、大气边界层气象学、物理水文学、土壤物理学、冰雪物理学、植物生理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等。
26家药企入选首批新三板创新层名单,2家净利过亿
6月18日,新三板创新层名单公布,共有920家公司入围创新层。据新康界统计,其中医药制造与流通企业数量为26家,净利润过亿元企业共2家,分别是成大生物及合全药业。CRO企业合全药业,2015年实现营收12.69亿元,同比
新概念:石墨单分子层孔道DNA测序法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近期提出了一种高效、精确的DNA测序方法。通过将DNA分子从超薄的石墨片层结构的孔洞中拉动,通过测量石墨孔洞边缘产生的电位变化,从而实现高速、高精度、高效率的DNA测序。该方法不同于以前的桑格尔测序法以及第二代第三代测序法。相关工作发表在《Nanoscale》上。
宇宙脏雪球撞击可产生氨基酸:或促成生命起源
最新研究显示彗星体发生的撞击事件可能会产生氨基酸等与生命有关的关键性物质 北京时间9月23日消息,据美国探索杂志网站报道,我们先前已经知道彗星和其它一些含有冰冻物质的天体拥有一些组成生命体的基本原始材料,但是它们还需要在猛烈的撞击过程中才能完成演化关键的下一步。就在近期,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已经在实验室中通过重现行星撞击事件的环境条件,成功制造出了氨基酸物质。
iPS细胞首次育成心脏组织细胞层
京都大学山下润教授率领的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利用人类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首次成功培育出了由心肌和血管等数种细胞组成的心脏组织细胞层。这有望用于对心脏病患者进行再生医疗。研究小组在用iPS细胞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