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ed:发现侵略性胰腺癌的基因突变
近日,加州大学医学院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研究人员发现了的一种突变基因,这是罕见胰腺癌形式--腺鳞癌(ASC)的第一个已知的唯一分子标签。
PNAS:一特殊基因或与早老性痴呆有关
日本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一个名为“KLC1E”的基因可能与早老性痴呆症(又名阿尔茨海默氏症)的发病机理有关,这一发现有助于开发通过验血诊断和治疗该病的新方法。
Science:基因HCN2与神经性疼痛有关
英国科学家新近发现,一个名为HCN2的基因与神经性疼痛有关,这可能有助于开发更为有效的止痛药,缓解神经性的慢性疼痛。 剑桥大学药理学系教授彼得·迈克诺顿等人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小鼠进行基因改造,使其痛觉神经里缺少HCN2基因,然后对小鼠施加不同的刺激,通过观察它们作出反应时间,判断其对疼痛的感觉。
Cell Research:裴端卿、赖良学等人利用TALENs基因敲除技术成功培育免疫缺陷性家兔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赖良学博士和裴端卿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将转录激活因子样效应物核酸酶(TALENs)技术应用于兔基因敲除研究,建立了兔基因打靶的高效平台。并利用该技术平台成功地将负责T细胞和B细胞重排的重组激活基因(RAG)敲除,建立了世界首例免疫缺陷家兔疾病模型,该成果于7月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期刊Cell Research上。
中国学者成功揭示人类发作性疼痛致病基因
中国学者在疼痛研究中取得新突破,成功揭示家族性发作性疼痛疾病的致病原因。这一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美国人类遗传学杂志》上。 这一新的研究突破是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静宇、姚镜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张学教授合作,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支持下完成的。
ASHG:DNA修复基因突变及亲属患有前列腺癌与男性侵袭性前列腺癌有关
有3名或3名以上亲属患这种病再加上基因突变会提高侵袭性前列腺癌的风险。 近日,美国人类遗传学会于波士顿举行,年会上报告的一项研究说,患前列腺癌的男性有3名或者更多的患前列腺癌的亲属,而这些男性的8个DNA修复基因之中如果有1个发生了突变,那么他们就可能出现侵袭性的前列腺癌。 “在我们研究的22个DNA修复基因中,我们发现了其中8个基因的14种失去了功能的变种;这导致蛋白质不能完全发挥作用。
Genes & Dev:基因突变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祸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酒精外和其他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以弥漫性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I陆床病理综合征,包括单纯性脂肪肝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NASH)和肝硬化。 近日,来自旧金山犹他大学和加州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斑马鱼体内一个编码转运β-羟基丁酸酮体的基因一旦发生突变后,脂肪等脂类会在斑马鱼的肝脏组织中大量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