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脂大小蠹-伴生真菌入侵共生体系维持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生微生物在入侵种入侵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特定的微生物与入侵害虫形成紧密的互利共生关系,显着提高其在入侵地的适应性。但它们之间也存在资源上的竞争,形成相互拮抗作用。营养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维持昆虫-微生物共生关系的稳定至关重要,但有关其机制的研究不多。红脂大小蠹是一重大林业外来入侵害虫。1999年起,陆续在山西、河北、河南、陕
香港大学发现针对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的新型广谱抗病毒肽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26日表示,其团队发现了一种针对新冠病毒和其他病毒感染的新型广谱抗病毒策略。一种广谱抗病毒肽P9R可对抗至少六种呼吸道病毒,其中包括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该团队认为,这项发现对于控制新兴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成员、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微生物学系研究助理教授赵旵军26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七、八年前开始,
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进展
8月1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浙江大学医学院研究员张岩团队,在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1R)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解析了VIP1R与多肽配体PACAP27和Gs蛋白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该研究论文在线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人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R)是B
揭示脂多糖调节子的精细化结构或有望帮助开发新型抗生素
2020年8月21日 讯 /生物谷BIOON/ --当代谢途径的产物通过诱发该途径中一种关键酶类的活性的下降而减少其自身的产量时,就会发生反馈抑制,诸如此类抑制会控制脂多糖分子(LPS,lipopolysaccharide)的产生,而LPS是某些细菌外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推测,负责调解LPS生物合成的反馈信号通路要么是LPS本身,要么
人源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小分子完全激动剂结构与功能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课题组联合上海齐鲁锐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在B类GPCR小分子激活研究领域取得进展,首次解析了完全激动剂小分子化合物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阐述了小分子完全激动剂激活GLP-1R的分子机制。GLP-1R属于B类GPCR,是治疗II型糖尿病和肥胖的靶标。目前,获批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
燃脂不积极,神经有问题?瘦素发现者团队《自然》最新发文
减肥是现代人越来越关注的一个话题。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减肥方式或许就是截肢抽脂“管住嘴、迈开腿”了。虽说靠节食和运动来减肥在普通人看来是个常识,但有意思的是,在科学家们看来,为什么这么做能促进燃脂,背后的因果关系还一直是个谜,也就为开发有效的减肥疗法造成了困难。不过,近日发表在《自然》的一篇论文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