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氏与Polyphor达成$5.5亿抗生素开发协议 对抗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2013年11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罗氏11月4日宣布,与私人控股公司Polyphor制药达成了一项全球独家许可协议,开发和商业化实验性大环抗生素POL7080,用于治疗由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引发的细菌感染。
PLoS Pathog:研究揭示牙龈卟啉单胞菌如何逃避免疫系统诱发炎症
引发牙周疾病的病原体如牙龈卟啉单胞菌(P. gingivalis)导致的慢性口腔感染不仅会引发牙龈局部炎症,导致牙齿脱落,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相关联。在PLOS Pathogens杂志上刊登的研究现在揭示病原体如何逃避免
Nat Rev Neurosci:X标记的胞吐点 预示囊泡融合模式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海马中的快速刺激性突触在突触传导期间使用了胞外分泌的两种模式:全衰竭的融合(FCF),以及一种不完全的囊泡融合形式,被称为“吻与跑”(K&R)。Park等人如今指出,一个囊泡在融合之前在激活区度过的时间,以及融合影响的位点无论囊泡是否经历了FCF或K&R。
Signal:研究发现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其受体放射状分布
前后生动物基因组分析表明胞质酪氨酸激酶高度保守酪氨酸激酶受体放射状分布 5月2日,西班牙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Genomic Survey of Premetazoans Shows Deep Conservation of Cytoplasmic Tyrosine Kinases and Multiple Radiations of Receptor Tyrosine Kinases》的研究文章
“假单胞菌及生物还原和生物吸附的方法”获美国发明专利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李大平研究员率领学科组在微生物还原和吸附研究领域获得一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重金属离子因其在环境中的毒性越来越引起全世界的关注,重金属污染的传统治理技术包括化学沉淀、电解、离子交换、物理吸附等。与传统方法相比,生物吸附是近10多年来迅速发展的新一代重金属处理技术。
JoVE:利用微泡和超声改善血脑屏障通透性
治疗脑部位疾病的最棘手问题之一是血脑屏障,血脑屏障会阻断有害的毒素和有益的药物进入大脑。但是发表在JoVE杂志上的一项新技术表明使用核磁共振成像仪器,利用微泡和超声聚焦能帮助药物进入大脑,这一新技术可能为治疗一些重症疾病如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脑肿瘤等新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目前破坏血脑屏障(BBB)的方法是利用渗透调节剂,如甘露醇吸收构成血脑屏障的细胞中的水份,导致细胞之间的间距变得更大。
Nanotechnology:李帮经等成功制备新颖的金纳米囊泡
探索自身具有示踪功能的智能药物控释材料,实现药物可控释放是目前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金纳米粒子的优越特性,可示踪金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杂化囊泡将成为一类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目前,已报道的杂化囊泡体系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药物可控释放难于实现的缺点,因而在药物控释相关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Nanotechnology:李帮经等成功制备新颖金纳米囊泡
探索自身具有示踪功能的智能药物控释材料,实现药物可控释放是目前药物载体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针对金纳米粒子的优越特性,可示踪金纳米粒子的刺激响应性杂化囊泡将成为一类非常理想的研究对象。目前,已报道的杂化囊泡体系存在生物相容性较差、药物可控释放难于实现的缺点,因而在药物控释相关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
Nat Commun:杨运桂等揭示细胞胞质分裂新机制
5月14日,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疾病基因组与个体化医疗实验室“百人计划”研究员杨运桂研究组,与奥斯陆大学Arne Klungland教授合作完成的“ALKBH4依赖的肌动蛋白去甲基化调控胞质分裂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相关学术论文在Nature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以“ALKBH4 - dependent demethylation of act
:包裹化疗药物的囊泡的制备方法
近日我国科学家黄波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Delivery of Chemotherapeutic Drugs in Tumor Cell-derived Microparticles”(肿瘤细胞来源的微颗粒靶向化疗药物 )的论文,论述了一种世界首创的,将靶向性治疗、细胞毒治疗及免疫治疗紧密结合的全新肿瘤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