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为何某些儿童更易感染呼吸道合病毒?

2020年5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儿童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些线索或能帮助解释为何有些幼儿更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RSV,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文章中研究人员对被RSV及未被RSV感

2020-05-08

百时美CC-486(口服阿扎苷)获美国FDA优先审查!

一线维持治疗中,与安慰剂相比,CC-486显著延长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

2020-05-04

研究揭示杀虫真菌侵染结构附着分化形成的表观遗传机制及调控通路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昆虫发育与进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王四宝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魏刚研究组合作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ordinated regulation of infection-related morphogenesis by the KMT

2020-03-27

特定细菌释放的外囊泡结构或能降低HIV的扩散

2019年12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栖息在阴道中的特定细菌或会释放纳米级别的囊泡来保护机体有效抵御HIV的感染。图片来源:NIH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一类泡状的颗

2019-12-16

Nature: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诸如呼吸道合病毒等诱发肺炎的病毒的新型疗法

2019年12月12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阳理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在阐明了人偏肺病毒(HMPV)的关键组分结构后,发现了一种使得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偏肺病毒(HMPV)两种病毒失活的新方法。图片来源: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RSV和

2019-12-16

百时美施贵宝CC-486(口服阿扎苷)一线维持治疗显著延长总生存期!

2019年12月16日讯 /生物谷BIOON/ --百时美施贵宝(BMS)近日公布了III期QUAZAR AML-001研究的临床结果。该研究在接受强化诱导化疗后病情缓解的新诊断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中开展,评估了CC-486(口服阿扎胞苷)作为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在一线维持治疗中,与安慰剂组相比,CC-486治疗组总生存期(OS)

2019-12-16

医学难题呼吸道合病毒疫苗有望商业化?

  近日,美国马里兰州贝塞斯达国立卫生研究院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疫苗研究中心的科学家JohnR.Mascola在Nature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发表了他们在过去18个月在疫苗领域的最新研究。文中提到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疫苗已在一期临床研究中进行了测试,为基于结构的疫苗设计提供了关键的概念证明。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一种RNA病毒,属副粘液病毒科。该病毒经空气飞沫和

2019-11-19

Science子刊:泰地唑胺、氮杂苷和维奈托克联合使用有望治疗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2019年11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相对常见且具有侵袭性的癌症,迄今为止尚无良好的治疗选择。AML是一种成年人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这类疾病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加拿大每年大约有2000人会被诊断为AML,即使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后,具有特定遗传特质的患者的预期寿命也不足三年。作为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药物,维奈

2019-11-23

首创RARα激动剂SY-1425联合阿扎苷一线治疗RARA阳性AML完全缓解率达62%

2019年10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Syros Pharmaceutical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创新药物控制基因表达的制药公司。近日,该公司公布了首创选择性视黄酸受体α(RARα)激动剂SY-1425治疗急性髓性白血病(AML)II期临床研究(NCT02807558)的更新临床数据。结果显示,在不适合标准强化化疗、基因组定义的新诊AML亚组患者中,SY-1425联合标准护理去甲基化药

2019-10-28

微流体芯片在用于癌症液体活检的外囊泡分离和分析中的应用

2019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正在成为癌症液体活检中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从细胞培养基或生物液体中分离出高纯度和高质量的EV仍然是一项技术挑战。在过去十年中,人们已开发出基于微流体的EV操纵技术。迄今为止开发出的基于微流体的EV分离技术能够分为两类:表面生物标志物依赖性的方法和尺寸依赖性的方法。微流体技术允许在单个芯片上集

2019-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