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Diabetes:神经元调节胰岛信号协调进食和葡萄糖平衡新机制

2018年5月23日 讯 /生物谷BIOON/ --胰岛素能够在外周组织以及脑部发挥作用调节葡萄糖代谢。胰岛素受体信号途径能够抑制位于下丘脑的AgRP神经元细胞促进胰岛素在外周对肝糖原合成的抑制,而AgRP神经元的激活会削弱棕色脂肪组织的葡萄糖摄取能力。之前的研究曾经发现酪氨酸磷酸酶TCPTP能够抑制AgRP神经元的胰岛素受体信号,饥饿的情况下下丘脑的TCPTP会被诱导表达,而进食后TCPTP则会

2018-05-23

上海生科院等在乙酰胆碱神经元全脑图谱研究中获进展

 推荐会议:2018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前沿研讨会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仇子龙研究组,与华中科技大学骆清铭、龚辉团队合作,在乙酰胆碱能神经元全脑图谱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基于全自动显微成像方法——全脑定位系统(Brain-wide Positioning System,BPS),在单细胞水平解析了全脑内胆碱

2017-12-21

揭示肾上腺素神经促进前列腺癌产生机制

图片来自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ne。2017年10月21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报道某些神经通过启动一种导致肿瘤血管增殖的开关来维持前列腺癌生长。他们早前的首次提出神经促进前列腺癌产生的研究促使他们开展一项探索性研究来测试β受体阻滞剂(经常用来治疗高血压)是否能够杀死经确诊患上前列腺癌的男性体

2017-10-21

神经元通过神经U调控2型先天淋巴细胞

图片来自Henrique Veiga-Fernandes。2017年9月8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葡萄牙帕利默未知技术研究中心(Champalimaud Centre for the Unknown)、里斯本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和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位于粘膜组织中的神经元能够立即检测出有机体中的感染,迅速地为免疫细胞产生一种起着“肾上腺素冲击(adren

2017-09-08

科学家鉴别出控制大脑“生物钟”的特殊神经元

2017年8月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于国际杂志Current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弗吉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大脑中能够产生快乐信号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神经元或许能够直接控制大脑的昼夜节律中心(生物钟),而该区域能够帮助调节机体的饮食周期、代谢及醒睡周期,从而影响机体适应时差和轮班的能力。图片来源:medicalxpress.com研究者Ali Den

2017-08-07

揭示肾上腺素嗜铬细胞的一种新的细胞起源

图片来自Science, doi:10.1126/science.aal37532017年7月12日/生物谷BIOON/---肾上腺影响着许多过程,如应激反应和代谢。循环肾上腺素能够在体内产生深刻的影响,它的水平依赖于日常生活期间维持器官和身体平衡的需求发生变化。在比较极端的战斗或逃跑反应中,肾上腺素飙升,对器官和组织施加影响,包括增加的心率和血糖水平、将氧气和葡萄糖重新引导到四肢肌肉中。位于肾上

2017-07-12

Nat Biotechnol:将人星形胶质细胞重编程为多巴胺神经元,有助治疗帕金森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奥地利、西班牙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方法:将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转化为活性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并且所产生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能够部分恢复帕金森病模式小鼠的运动功能。

2017-04-11

5-羟色胺神经元受调控的环路机制

5-羟色胺系统的异常与很多精神疾病,特别是情绪障碍相关。临床上常用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氟西汀(百优解)属于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该药物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重回收提高脑内5-羟色胺的含量。绝大部分投射到前脑的5-羟色胺能神经元位于背侧中缝核,并通过影响前脑的相关脑区参与多种高级认识活动。然而,我们对于这些5-羟色胺能神经元如何被调控还知之甚少。

2017-03-22

JEM:肾上腺素神经系统或能控制机体免疫细胞的昼夜节律

近日,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能够控制白细胞在体内的循环,从而当其遭遇外来抗原时,就能够通过维持淋巴结中的T细胞和B细胞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题为“Adrenergic control of the ad

2016-11-01

Nat Biotechnol:干细胞开发出可产血清神经元

近日,来自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可以制造血清素的特殊神经细胞,血清素是一种在大脑中扮演多种重要角色的化学物质,其可以影响机体情绪、睡眠、焦虑、抑郁、食欲等表现,同时也在很多严重的精神性疾病中扮演者重要作用,比如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等。

2015-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