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揭示大熊猫对竹子黄酮类化合物的代谢规律及其肠道微生物适应性响应机制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Plant secondary metabolites,PSMs)在植食性哺乳动物的觅食生态中起到重要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PSMs,在植物中广泛存在;具有显着的促进健康的作用,包括抗菌、抗病毒、增强免疫,以及心血管保护等功能。目前,对食源性黄酮类天然复合成分的整体代谢规律及其与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双向作用,尚缺乏清晰的认识;关于黄酮类

2021-10-01

Genome Med:机体肠道微生物或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预后存在密切关联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是否会在病程中得到改善的一个重要指标或许部分就存在于其机体肠道中。

2021-09-17

共生微生物来源的醋酸盐通过小鼠肝脏 FFAR2 信号抑制 NAFLD/NASH 的发展

非酒精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可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肠道微生物组的改变与 NAFLD/NASH 的发展有关,但是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

2021-09-29

PNAS:全基因筛查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肠道微生物在调节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的进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2021-09-08

Parkinson’s Disease:探索帕金森病中人类基因肠道-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复杂疾病的病因仍然是个谜,尽管几十年来对环境风险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全基因组研究发现了每种疾病的数十个或数百个易感位点。

2021-09-06

Nat Commun:揭示肠道微生物组组成可能影响konzo病易感性

研究人员表示,生活在高风险的Konzo地区的儿童在他们的肠道中有高表达葡糖苷酶(亚麻苦苷酶)的微生物和低表达硫氰酸酶的微生物,这可能意味着对konzo病的易感性和保护性更低。

2021-09-14

Nature子刊:解决微生物耐药的一大突破:哈佛开发出双技术加持的广谱抗感染疫苗

伴随耐药微生物感染的数量不断增加,致病菌的流行病爆发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生物威胁,使得传染病临床干预措施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有效的疫苗可以作为一道屏障预防许多细菌感染及其导致的包括脓毒症等严重后果。然而,对于导致脓毒症和许多其他疾病的常见细菌病原体,目前仍没有可用的疫苗。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近期哈佛大学Wyss研究所(WyssInstitute for Bi

2021-09-23

疫情研究:SARS-CoV-2感染和恢复患者中人口咽微生物的表征

呼吸道微生物组与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但未对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康复患者的口咽微生物组特征进行研究。

2021-09-03

研究揭示气候和土壤调控微生物残体在亚热带森林中的海拔分布格局

 植物来源碳和微生物来源碳的输入与土壤呼吸作用和淋溶导致的碳损失之间的平衡决定着土壤有机碳的积累。传统认为,植物的净初级生产是土壤碳积累的决定性因素,研究也多关注植物来源碳对土壤有机碳形成、积累和稳定的贡献,以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对土壤有机碳组成和周转的影响。然而,目前对土壤微生物残体的海拔分布规律和季节变异的关注较少,并且关于微生物残体对土壤有机碳

2021-09-17

杨梅素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减少肝脂合成和炎症

许多黄酮类化合物体内生物利用度差与有效药理活性之间的关系尚未完全阐明。分析类黄酮诱导的肠道菌群改变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为阐明作用机制提供有用的线索。

2021-09-09